[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0701.9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周国然;黄周泉;邱松;钟扬;王其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梁 预制桩 通孔 预应力钢绞线 安装凹槽 桩基码头 装配式 孔道 人力物力 施工工艺 贯穿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该结构包括:预制桩帽节点以及预制梁,所述预制梁安装在所述预制桩帽节点上的安装凹槽上,所述预制桩帽节点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安装凹槽设置;所述预制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的孔道,所述通孔和所述孔道之间贯穿有预应力钢绞线,通过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将所述预制桩帽节点和预制梁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搭建工期短且可极大地降低人力物力耗费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高桩码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高桩码头,是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桩的下部打入土中,上部高出水面,上部结构有梁板式、无梁大板式、框架式和承台式等。高桩码头属透空结构,波浪和水流可在码头平面以下通过,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广泛采用长桩、大跨结构,并逐步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或钢管柱代替断面较小的桩,而成管柱码头。高桩码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码头结构型式,虽然传统的高桩码头建设中预制装配率已可达60%以上,但仍有不少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其在建设时一般都是现场浇注而成,这种建设方式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极其耗费人力物力,难以满足对时间和成本要求比较严格的码头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工艺简单、搭建工期短且可极大地降低人力物力耗费的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包括:预制桩帽节点以及预制梁,所述预制梁安装在所述预制桩帽节点上的安装凹槽上,所述预制桩帽节点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安装凹槽设置;所述预制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的孔道,所述通孔和所述孔道之间贯穿有预应力钢绞线,通过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将所述预制桩帽节点和预制梁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预制桩帽节点包括中间节点、边节点以及角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上设于两个第一安装凹槽以及两个第二安装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相背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上贯通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相背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边节点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凹槽以及一个第二安装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相背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上贯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与所述边节点的侧边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与所述边节点的侧边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角节点上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凹槽以及一个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与所述角节点的第一侧边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与所述角节点的第一侧边贯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与所述角节点的第二侧边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与所述角节点的第二侧边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用于安装所述预制梁中的预制横梁,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用于安装所述预制梁中的预制纵梁,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预制桩帽节点包括中间节点、边节点以及角节点,在所述边节点和所述角节点上均设有锚具槽;其中,所述锚具槽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凹槽相背设置的所述边节点的侧边,或,所述锚具槽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凹槽相背设置的所述角节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预制桩帽节点和所述预制梁的接缝处灌注有粘接剂。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粘接剂包括环氧砂浆。
所述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预制桩帽节点;在预制桩帽节点上的安装凹槽上安装预制梁,围成框架结构;在预制桩帽节点上的通孔和预制梁上的孔道之间穿预应力钢绞线;固定预应力钢绞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在预制桩帽节点和预制梁之间的接缝处灌注粘结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漫顶溃决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用于外围基础防冲加固的新型丁坝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