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灯线束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0712.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之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R13/506;H01R13/504;H01R13/426;H01R13/02;H01R4/28;F21V23/06;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束 供电插头 导电套 连接孔 总插头 大灯 线束 本实用新型 控制插头 汽车大灯 同轴卡接 线束总成 信号插头 凹槽卡 电连接 接插件 卡环卡 总成本 脱离 侧壁 卡环 卡接 内凹 配合 电线 供电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灯线束总成,涉及线束领域,包括总插头,总插头一端固定有第一导线束、第二导线束和第三导线束,第一导线束、第二导线束和第三导线束远离总插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供电插头、信号插头和控制插头;供电插头内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内同轴卡接设置有卡环,连接孔内穿设有导电套,导电套侧壁内凹形成与卡环卡接配合的凹槽,导电套与第一导线束电连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电线易与第一接插件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导电套上设置凹槽,再在供电插头内设置与凹槽卡接配合的卡环,从而将导电套卡接在供电插头内,增强供电插头与导电套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一导线束脱离供电插头,确保汽车大灯的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灯线束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灯的使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继而寿命长、亮度强等优质大灯产品相继面世,随着而来的,是对大灯线束质量的提高。
对于现有的线束总成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33640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组合后灯线束总成,包括第一电线、第二电线、第三电线和第四电线,其中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分别与第一接插件相连,第三电线和第四电线分别与第二接插件相连;第一电线和第三电线的一端合并成第五电线,且第五电线、第二电线和第四电线分别与接插件护套相连。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与第一接插件的传统连接方式为:先将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导电芯剥出,再将一个金属套套在导电芯上,挤压金属套将导电芯固定在金属套内,最后将金属套插入第一接插件内,利用金属套与第一接插件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金属套与第一接插件之间的固定。
上述专利中,金属套通过摩擦力固定在第一接插件内,其连接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长久使用后,金属套易从第一接插件内脱落,从而导致大灯供电不良,故现有技术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电线易与第一接插件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灯线束总成,其具有提高线束结构稳定性的优点,有效避免大灯线束的供电不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灯线束总成,包括总插头,所述总插头一端固定有第一导线束、第二导线束和第三导线束,所述第一导线束、所述第二导线束和所述第三导线束远离所述总插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供电插头、信号插头和控制插头;
所述供电插头内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同轴卡接设置有卡环,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导电套,所述导电套侧壁内凹形成与所述卡环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导电套与所述第一导线束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套上设置凹槽,再在供电插头内设置与凹槽卡接配合的卡环,从而将导电套卡接在供电插头内,增强供电插头与导电套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一导线束脱离供电插头,确保汽车大灯的供电;通过将卡环卡接设置于供电插头内,便于将卡环取下更换,便于维修和减少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插头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上插块和下插块,所述连接孔同时贯穿所述上插块和所述下插块,所述上插块和所述下插块之间抵接有所述卡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插块和下插块相互卡接形成供电插头,同时,卡环被抵紧在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插块靠近所述下插块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与所述连接孔同轴设置,所述安置槽底部同轴设置有所述卡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孔内同轴设置安置槽用于放置卡环,有效避免卡环在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下插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实现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的卡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之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之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灯线束总成
- 下一篇:音频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