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艾灸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1321.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李志涛;徐景锋;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欧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理疗 艾灸 本实用新型 净化装置 床罩 艾灸装置 艾条托盘 大气环境 患者体验 控制系统 理疗装置 穴位理疗 智能控制 智能 穴位 艾灸条 升降器 无色 床体 排出 体感 烟气 打断 点火 废弃 净化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艾灸床,包括床体、床罩、控制系统、升降器、净化装置和艾灸装置,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理疗装置相结合,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自动给艾灸条点火、根据体感温度的变化随时调整艾条托盘高度等功能,而不需打断患者的理疗过程,从而使理疗效果更稳定,患者体验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同时对30‑40个人体穴位进行艾灸理疗,可缩短理疗时间,减少理疗程序,同时,患者在接受系统的穴位理疗后,理疗效果更加突出。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净化装置,将排出的艾灸烟气废弃净化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达到了环保的要求,有利于更好的大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艾灸理疗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床是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融合,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祛湿逐寒等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特别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骨关节病、风湿病、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等病症的治疗。
目前国内艾灸理疗行业内的艾灸床的使用方法,使用功能单一,艾条人工点火、人工提升艾条托盘,不能根据体感温度的变化随时调节托盘高度;当患者需要人体上下同灸时,需要在借助另外的设备才能实现,治疗非常的不方便,且增加了治疗成本和劳动力;此外,艾灸烟经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大气中,造成环境劣化,不利于环境的保护,甚至可能违反环保法规,患者在做艾灸理疗时的体验不完美不通畅,人为干扰的因素太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艾灸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排放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不能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的技术缺陷。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艾灸床,包括床体、床罩、控制系统、升降器、净化装置和艾灸装置,所述床体包括床板和床脚,所述床罩与床板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床板前部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床板中部,所述升降器固定安装于床板中部下方,其结构包括电机和升降板,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升降板横向安装于床板底部的床脚之间,并与丝杠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循环烟道、净化器和排风机,所述循环烟道固定安装于床体边缘,所述净化器固定安装于床板的后部下方,净化器的入口与循环烟道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机与净化器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艾灸装置包括艾条桩组、艾条托盘、艾条自动点火器组,所述艾条桩组与艾条自动点火器组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所述艾条自动点火器同时通过电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艾条托盘固定安装于升降板上。
优选地,所述艾条桩组包括30-40个艾条桩,其中,床罩上按照人体平躺后穴位的位置,固定安装5-10个艾条桩,艾条托盘上按照人体平躺后穴位的位置,固定安装25-30个艾条桩,每个艾条桩。
优选地,所述艾条桩均为上方开口的中空圆桶状,艾条桩的底座上均设有针状柱,以便固定艾条,其上方开口处均与艾条自动点火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循环烟道沿床板边缘一周,固定安装于床板上方边缘内侧,且循环烟道为上方开口的管道,以便于吸收床罩内的艾灸烟。
优选地,所述艾条自动点火器为耐高温材料制成,其端头与艾条上部接触,通过电线与控制器连接,开启自动点火后,自动点火器与艾条接触部位瞬间高温1S-2S,进而引燃相应的艾条。
优选地,所述床板对应平躺后人体主要经络穴的位置设置为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构成一个温度反馈调节系统。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丝杠上下移动。
优选地,床罩为圆弧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欧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吉林欧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1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