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来水厂水处理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2475.8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付会芬;王崇臣;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11443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雒纯丹;刘娟 |
地址: | 1062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絮凝池 连通 沉降单元 过滤单元 监测单元 消毒单元 自来水厂 沉淀池 过滤池 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过程 水处理实验 模拟装置 内部设置 上部隔板 实验学习 水流方向 水质检测 交错式 清水池 色度计 消毒池 浊度计 竖向 絮凝 沉淀 过滤 自来水 重现 环节 学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来水厂水处理模拟装置,包括沉降单元、过滤单元、消毒单元和监测单元;所述沉降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与沉淀池连通的过滤池,所述消毒单元包括与过滤池连通的消毒池和清水池,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色度计和浊度计;其中,所述絮凝池内部设置有竖向交错式隔板,包括上部隔板和下部隔板,所述下部隔板的高度大于零小于絮凝池的高度,且随水流方向降低。所述装置完整的重现了自来水厂水处理各个环节:絮凝、沉淀、过滤、杀局及水质检测,学生可操作性强,强化了自来水水处理过程实验学习的方法,充实水处理实验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厂水处理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水的健康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过的。自来水厂抽取地表的江河水或地下水,经过处理后送往千家万户。江河水大多混浊有杂质,它们是如何变为清澈透明、安全清洁的自来水的呢?自来水厂运行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为:水库中的取水口取水,加絮凝剂(主要是明矾),进而在反应沉淀池中沉降分离,使水澄清,将沉淀池中流出的较澄清的水通入过滤池中,进一步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将水引人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臭味和残留的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进入清水池,最后进行细菌消毒,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通过学生自己搭建“迷你自来水厂”,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以及净化水体的原理,并且教导学生有节水的意识。
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模拟装置为儿童职业体验设备——水净化模拟设备,但体积庞大,造价高,因此不能适用于家庭、学校等场所,同时由于该设备为一体化设备,使用者不能亲手搭建水处理装置及检测环节,仅适用于大型儿童娱乐场所。另外还有净水系统模拟器——污水净化处理小实验,但仅包含有过滤净化处理过程,不包括絮凝、沉降、杀菌以及水质检测过程,实验环节不能展示自来水厂水处理完整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水处理模拟装置造价高,不能全面模拟自来水厂水处理装置的各个环节,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制作了一套完整自来水厂模型,重现了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沉淀、过滤、杀菌及监测等环节,既满足学生学习自来水生产工艺,同时又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来水厂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单元、过滤单元、消毒单元和监测单元;所述沉降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与沉淀池连通的过滤池,所述消毒单元包括与过滤池连通的消毒池和清水池,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色度计和浊度计;其中,所述絮凝池内部设置有竖向交错式隔板,包括上部隔板和下部隔板,所述下部隔板的高度大于零小于絮凝池的高度,且随水流方向降低。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消毒池与清水池底部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絮凝池的高度为40-50cm。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沉淀池的高度为30-40cm,过滤池的高度为24-32cm。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消毒池的高度为10-18cm,清水池的高度为10-18cm。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其中,所述下部隔板的高度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35cm。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絮凝池的宽度为20-40cm,所述沉淀池的宽度为10-25cm,所述过滤池的宽度为10-25cm,所述消毒池的宽度为10-18cm,所述清水池的宽度为10-18cm。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模拟装置中,所述交错式隔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絮凝池宽度的1/1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2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