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抬动连续观测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3251.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5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新;陈离;黄伟;段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C9/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观测 非接触式 预警装置 灌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触摸屏人机界面 非接触式激光 无线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 测量传感器 模拟量信号 声光报警器 变送模块 测量数据 处理系统 电控系统 电源模块 观测误差 实时统计 专用测量 电控柜 非连续 推送 支架 测量 预警 | ||
一种非接触式抬动连续观测预警装置,它包位于电控柜内相互连接集成的专用测量支架、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摸屏人机界面、GPRS/4G无线传输模块、模拟量信号变送模块、电源模块及开关、声光报警器、电控系统和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灌浆过程中抬动观测误差大、精度低、非连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连续观测和预警灌浆过程中的抬动,可实时统计和推送抬动测量数据,误差小,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抬动连续观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水电基础处理施工过程均需要使用泵送设备将一定浓度的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注入到岩石裂隙、构筑物接缝等进行灌浆施工,在灌浆施工中由于注入的浆液存在一定的压力和流量,裂隙、接缝被充填期间压力会持续增高,如果对灌浆压力、流量不进行有效的监控,将会使得岩石、构筑物等发生抬动,而抬动观测仪主要就是观测灌浆过程中岩石面、构筑物面的抬动情况,并结合灌浆压力、流量调节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灌浆效果和减少灌浆对岩石面、构筑物的伤害。
目前国内多使用接触式抬动观测仪,主要利用千分尺(表)、百分表等机械式测量表和电阻式电子尺进行测量。这类测量方式最早是用于机械加工中对加工零部件进行测量的,后来逐步引入水工施工领域,其原理如下:在抬动观测基准柱(桩)上布置磁性表座,将百分表、千分表、电子尺等测量设备固定到磁性表座上,然后将表的感应头与观测点进行对接,对其进行观测。这类直接接触的方式即为传动接触式抬动测量装置,可以通过其观测元件的结构分为普通机械抬动测量装置和电子尺式测量装置,两者的分辨率一般为百分表(0.01mm),千分表(0.001mm),电子尺(0.001mm)。这种类型的测量装置的共性是:(1)只能测量1~2mm的抬动位移,安装精度要求高;(2)只能测负向位移即抬动,无法观测沉降;(3)接触式测量,探头的磨损程度直接决定了测量的误差;(4)需要人工观测,无法连续的进行数据传输(电子尺式除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抬动连续观测预警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电控柜设置相互连接集成的多个模块和处理系统连接,可连续观测和预警灌浆过程中的抬动,可实时统计和推送抬动测量数据,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抬动连续观测预警装置,它包括位于防水防尘壳体外部相互连接集成的专用两轴调节支架、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传感器及防水防尘壳体右侧面的通讯接口、电源接口,左侧面的4G-LTE天线、2.4G天线,前面板处的智能终端显示触摸屏,顶部的工作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及其内部安装的智能终端主机、接线端子排、4G-LTE通讯模组、信号变送模组组成。
所述智能终端主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智能终端显示触摸屏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显示、设定和输出。
所述智能终端主机的输出方式为通过4G-LTE通讯模组及4G-LTE天线进行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智能终端主机的输出方式为通过信号变送模块进行信号变送输出。
所述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值和触摸屏人机界面的设定值进行实时比较,当测量值处于设定的报警阈值内时,通过现场的工作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进行状态指示和报警以及通过4G-LTE通讯模组数据推送来同步完成。
所述处理系统为DPS数据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抬动观测设备在灌浆过程中抬动观测误差大,精度低、非连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连续观测和预警灌浆过程中的抬动,可实时统计和推送抬动测量数据,误差小,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3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