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式电动客车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674.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5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智;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强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口 进风口 连通 电控装置 电器安装 电动客车 空调系统 内循环式 蒸发风机 回风腔 蒸发器 蒸发腔 客车 室内 空调 电控设备 降温冷却 空调壳体 蒸发腔体 水汽 夹带 冷风 腔内 体内 新风 外部 | ||
一种内循环式电动客车空调,包括空调壳体、电控装置、蒸发器和蒸发风机,壳体内设有蒸发腔、回风腔和电器安装腔,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设在蒸发腔内,电控装置设在电器安装腔内,回风腔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电器安装腔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蒸发腔体设有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客车室内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连通,第三出风口和第四进风口连通,第四出风口与客车室内连通。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空调系统产生的冷风对电控装置进行降温冷却,避免了外部新风夹带的灰尘、水汽等对电控设备及其相关线路的影响,提高空调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循环式电动客车空调。
背景技术
电动客车空调系统的电控装置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为将电控装置设在客车迎风的一端,利用外部的新风对电控装置进行散热,但是这样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外部新风往往会夹带较多的灰尘,对电控装置造成污染,第二,在下雨或者潮湿的天气,外部新风会夹带较多的水汽,会影响电控装置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空调的电控装置进行有效散热并避免上述问题的电动客车空调,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循环式电动客车空调,包括空调壳体、电控装置、蒸发器和蒸发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蒸发腔、回风腔和电器安装腔,所述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设在蒸发腔内,所述电控装置设在电器安装腔内,所述回风腔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电器安装腔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蒸发腔体设有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客车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和第四进风口连通,所述第四出风口与客车室内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设在第三进风口处,所述蒸发风机设在第四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中间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器和冷凝风机,所述回风腔包括对称设在所述冷凝腔两侧的第一回风腔和第二回风腔,所述蒸发腔包括设在第一回风腔外侧的第一蒸发腔以及设在第二回风腔外侧的第二蒸发腔;所述电器安装腔设在壳体的前端,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压缩机安装腔,所述压缩机安装腔内设有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风腔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回风腔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蒸发腔设有第三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蒸发腔设有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风腔包括设在靠近冷凝腔一侧的内侧板、设在靠近第一蒸发腔一侧的外侧板、设在靠近电器安装腔一侧的前侧板、设在靠近压缩机安装腔一侧的后侧板以及设在底部的底板,所述第一进风口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出风口设在外侧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在前侧板上,所述内侧板倾斜设置,所述内侧板的底部与底板连接,所述内侧板的顶部与外侧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安装腔为矩形腔体,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分别设在所述矩形腔体相对的两对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安装腔内第二进风口处设有带孔的匀风板,所述匀风板能将第二进风口处的风均匀吹入电器安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出风口和第四进风口之间通过通风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空调集成电控盒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电动客车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