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强路面碳纤维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945.4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薛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塔兹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16 | 分类号: | E01C11/16;B32B27/06;B32B27/32;B32B9/00;B32B9/04;B32B7/06;B32B29/00;B32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丝 碳纤维织物 织物芯材 纬纱 碳纤维片材 补强 经纱 本实用新型 防渗膜 缎纹 缎纹组织结构 碳纤维经纱 碳纤维纬纱 间隔设置 建设周期 沥青浸渍 路面结构 防粘膜 粘接点 经向 两层 片材 纬向 粘贴 合并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强路面碳纤维片材,包括织物芯材,所述织物芯材包括至少两层碳纤维织物,该碳纤维织物为碳纤维经纱、热熔丝经纱与碳纤维纬纱、热熔丝纬纱以缎纹组织结构相互交织成的缎纹碳纤维织物,所述热熔丝经纱和热熔丝纬纱分别沿缎纹碳纤维织物的经向和纬向间隔设置,各层碳纤维织物相互叠合并通过其中的热熔丝经纱和热熔丝纬纱形成若干粘接点相互连接;在所述织物芯材的一侧设有防渗膜,所述织物芯材和防渗膜通过沥青浸渍连接成片材,在片材的两侧粘贴有防粘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补强路面碳纤维片材不仅能提高路面结构性能,而且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材料,尤其涉及道路工程中所用的路面增强辅料。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道路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底基层三部分组成,其中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沥青混凝土是是常见的面层材料之一;基层位于面层之下,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底基层,基层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道路使用一定时间后,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车轮荷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路面破损、裂缝、凹凸不平等损坏现象,严重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影响车辆行驶质量和行车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有降水透过面层进入到基层中,或由于底基层有地下水渗入也会进入到基层中,对基层的结构带来侵蚀使基层结构受损,无法承载面层传递过来的压力,遭受损坏的基层所造成的裂缝反过来会传递到面层,对面层带来破坏。土工布的应用为提高路面质量、降低面层受损的可能性、保证路面使用寿命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土工布可铺设于道路面层与基层之间或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有效控制了路面各结构层受损后对相邻结构层的影响,土工布的铺设通常使用沥青喷洒使土工布吸收浸透,浸透沥青后的土工布能有防止水分渗透的效果,从而可避免基层受水浸泡而受损。但是,现有所使用的土工布通常由塑料纤维制作而成,虽具有一定的强力但由于其在道路建设中应用时厚度有所限制,这样其强力仍不能适应道路较重载荷的要求,并且在应用铺设过程中特别是应用于面层与基层之间时需要现场喷洒沥青,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且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强路面碳纤维片材,它不仅能提高路面结构性能,而且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补强路面碳纤维片材,包括织物芯材,所述织物芯材包括至少两层碳纤维织物,该碳纤维织物为碳纤维经纱、热熔丝经纱与碳纤维纬纱、热熔丝纬纱以缎纹组织结构相互交织成的缎纹碳纤维织物,所述热熔丝经纱和热熔丝纬纱分别沿缎纹碳纤维织物的经向和纬向间隔设置,各层碳纤维织物相互叠合并通过其中的热熔丝经纱和热熔丝纬纱形成若干粘接点相互连接;在所述织物芯材的一侧设有防渗膜,所述织物芯材和防渗膜通过沥青浸渍连接成片材,在片材的两侧粘贴有防粘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塔兹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塔兹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