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传感融合的便携式隐匿物成像探测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2105758.8 申请日: 2018-12-14
公开(公告)号: CN209044074U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贺玉贵;王生水;韩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V11/00 分类号: G01V11/00
代理公司: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代理人: 周长清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数据融合单元 背散射 目标区域 图像 成像探测系统 数据信号传递 本实用新型 毫米波成像 雷达图像 坐标信息 传感 融合 隐匿 判决结果 输出 判决 检测 成像 紧凑 标示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传感融合的便携式隐匿物成像探测系统,其包括:毫米波成像单元,用来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测,获得目标区域内的雷达图像,同时标识相应的坐标,将所得到的数据信号传递给数据融合单元;X光背散射单元,用来对同一目标进行成像,获得目标区域内的背散射图像,同样标示出相应的坐标信息,将所得到的数据信号传递给数据融合单元;数据融合单元,用来将毫米波成像单元和X光背散射单元得到的标记的坐标信息,将雷达图像和背散射图像进行融合,输出一幅完整的图像;判决与显示单元,用来依据数据融合单元得到的图像做判决结并输出判决结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检测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技术领域安检、安防检测领域,特指一种多传感融合的便携式隐匿物成像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局势以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和暴力犯罪活动不断变化、升级,从而给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隐匿违禁物品探测中,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将感知处于探测空间内的目标,并将目标信息以不同的信号形式传送给操作者或监控者。对这些隐匿违禁危险物品的探测存在的技术难题急需快速解决。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微小型窃听器、摄像头等对个人的隐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探测手段主要包括金属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以及毫米波探测器等。

金属检测器结构、使用简单,体积较小而便于携带,且价格便宜,是目前最常用的人体安全检查设备之一。但是金属检测器只能检测金属物品,如传统的刀、枪。且其检测有效性与金属物品的数量、藏匿方式和金属材质的关系非常大。此外,金属检测器无法成像或识别,而只能简单判断金属物品的有无,因而无法区分隐匿的金属物品是诸如硬币、钥匙、腰带之类的普通物品,还是真正的危险物品。因此,金属检测器只要检测到金属,就会发出报警,甚至因手术安装于体内的金属器械也可能触发检测器的警报,从而导致了较高的虚警概率。此外,金属检测器无法检测像塑料炸弹和液体炸弹之类的非金属危险物,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恐怖分子倾向于使用这类爆炸物进行恐怖袭击。

毫米波其波长介于微波和红外,其同时具有红外光和微波共同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性能。与红外光相比,毫米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因此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水蒸气、悬浮颗粒等微粒对毫米波的衰减远小于对红外光的衰减,因而毫米波对雨雾或烟尘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它能穿透普通衣物、纸张、塑料。和微波相比,毫米波由于波长较短(频率较高),在给定的天线口径尺寸的情况下,毫米波的波束比微波波束要窄得多,系统的分辨力更高,即能够更为清晰地观察目标场景中的细节信息。

X 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光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又称为 X 光、伦琴射线。X光检査仪穿透性非常强,能轻松穿透衣物、塑料、人体等,只有重金属才能阻止其继续传播。X 射线衍射技术可用于分析材料的组分,其成像技术用于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材料的外部形貌特征。然而,X 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在穿透人体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的时候,大量辐射能量被组织吸收,被吸收的微量辐射会诱发癌变,破坏红细胞诱发白血病等。虽然X光检查仪不适合进行人体的隐匿违禁危险物品成像,但对常规的行李包裹以及隐藏在墙壁内的物体进行检测,X光检查仪是非常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传统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金属探测器无法成像,且虚警较多,同时目前的光纤窃听器等采用非金属材料,无法准确检测。

2、毫米波虽然有一定穿透性,但对于隐藏在金属(如墙内水管等)后面的隐匿物无法成像,同时对于非金属隐匿物的探测信号较弱;无法准确找出所有的可疑目标。

3、常规的X射线仪基本采用对射形式,即发射和接收部分采用分离模块,这样做的缺点是需要是需要对准,且不适合手持式设备。同时X射线对于非金属介质中的金属目标成像效果较差,主要是因为X射线都可以穿透,无法有效区分目标和干扰介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5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