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8405.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任;安一纯;汪帅;张锐捷;边宪;李云龙;李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 混合布局 浮筒 本实用新型 升力螺旋桨 固定翼 螺旋桨 垂直升降 对称设置 机身尾部 浮力 回收率 升降 陆地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包括机身,对称设置于机身两侧的固定翼,与机身相连的升力螺旋桨,设置于机身尾部的尾推螺旋桨,与机身相连的浮筒,其中:升力螺旋桨,用于为机身提供垂直升降力;尾推螺旋桨,用于为固定翼提供推力;浮筒,用于为机身提供水上升降的浮力。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混合布局无人机既可以在陆地起降,又可以在水上起降,扩大了混合布局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
背景技术
混合布局无人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垂直起降飞行器,采用固定翼与旋翼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简单而有效的垂直起降方案。混合布局无人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飞行器具有多方面的性能优势,如可以垂直起降,不受起降地点限制,又具有固定翼飞机高机动性的特点,执行许多其他飞行器不能执行的任务。
但是现有的混合布局无人机的起降位置均只能在陆地上进行,无法在船上、舰艇、海上使用,使用范围受限,当混合布局无人机不慎降落到水中时,将会下沉,不能进行回收,回收率低。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混合布局无人机使用范围受限、回收率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该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扩大了混合布局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回收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混合布局无人机,包括机身,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固定翼,与所述机身相连的升力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身尾部的尾推螺旋桨,与所述机身相连的浮筒,其中:
所述升力螺旋桨,用于为所述机身提供垂直升降力;
所述尾推螺旋桨,用于为所述固定翼提供推力;
所述浮筒,用于为所述机身提供水上升降的浮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筒为船形浮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船形浮筒内部,将所述船形浮筒分隔成多个密闭舱的舱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舱壁与浮筒内壁的连接处的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于各所述密闭舱内部的水位传感器;
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相连,将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位信息发送给监控端的通信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筒通过所述固定翼与所述机身相连,且所述浮筒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翼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机身任意两个零件的连接处外周的密封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筒为高分子聚乙烯浮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力螺旋桨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力螺旋桨和所述尾推螺旋桨均为碳纤维螺旋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8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旋翼变桨距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