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出多波长激光的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8414.2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成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8;H01S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铒光纤 激光器 光纤反射镜 多波长激光 谐振腔镜 波分复用器 光纤耦合器 萨格纳克环 泵浦光源 嵌套式 输出 本实用新型 激光器领域 保偏光纤 多模光纤 工作物质 一端连接 常温下 可用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多波长激光的激光器,包括:光纤反射镜、右环、掺铒光纤、泵浦光源和波分复用器,所述光纤反射镜与右环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镜,所述掺铒光纤位于所述谐振腔镜中,所述泵浦光源通过波分复用器与掺铒光纤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通过光纤与掺铒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右环为嵌套式萨格纳克环结构,所述右环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保偏光纤和多模光纤。利用嵌套式萨格纳克环结构的右环和光纤反射镜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镜,利用掺铒光纤作为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可在常温下实现多波长激光输出。可用于激光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出多波长激光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在密集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光谱学,光学仪器测试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掺铒光纤中的铒离子在常温下存在均匀展宽效应,所以激光器中存在激烈地模式竞争,导致实现1.5微米波段的多波长激光输出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目前在常温下实现多波长激光输出,采取的技术方案有:激光器常常采用复杂的环形腔结构,或者复杂的马赫-泽德尔干涉仪形式,或者使用液氮冷却法等。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往往采用环形腔形式,导致结构复杂,损耗较大,输出功率低,光学信噪比低,功率均衡性差,使用液氮冷却难以实现常温下输出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多波长激光的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输出多波长激光的激光器,包括:光纤反射镜、右环、掺铒光纤、泵浦光源和波分复用器,所述光纤反射镜与右环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镜,所述掺铒光纤位于所述谐振腔镜中,所述泵浦光源通过波分复用器与掺铒光纤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通过光纤与掺铒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右环为嵌套式萨格纳克环结构,所述右环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保偏光纤和多模光纤,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保偏光纤和第二光纤耦合器通过单模光纤依次串接围成环状,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均为1×2型的光纤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三端通过单模光纤与保偏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保偏光纤的另一端通过单模光纤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通过单模光纤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通过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多模光纤的另一端通过单模光纤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之间的单模光纤通过第三光纤耦合器与掺铒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设有输出端口,光纤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可从所述输出端口输出。
进一步,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为2×2型光纤耦合器,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功率分光比为50:50,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第三端、第四光分别通过单模光纤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与掺铒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输出光纤激光器产生的激光。
进一步,所述泵浦光源可发出泵浦光,所述掺铒光纤对所述泵浦光的中心波长的吸收系数≥27dB/m。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三端与所述保偏光纤的一端之间串接有第一挤压式偏振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多模光纤的一端之间串接有第二挤压式偏振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泵浦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嵌套式萨格纳克环结构的右环和光纤反射镜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镜,利用掺铒光纤作为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可在常温下实现多波长激光输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8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