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9530.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刘越洋;王磊;杨建民;舒东利;张涵;岳磊;李正辉;陈朗;周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E21D11/00;E21D11/08;E01F7/04;E02D17/20;E02D5/3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桩 软岩 地层 洞口 基岩 本实用新型 盖体顶部 回填 边坡 盖体 托梁 下层 嵌入 穿过 隧道 施工安全 隧道洞口 有效解决 回填土 反压 滑移 两排 土石 抵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包括在隧道洞口设有的两排锚固桩,在每排锚固桩上均设有的托梁,以及在两个托梁之间连接有的盖体,且在盖体顶部回填有回填土石,锚固桩穿过洞口的表层软岩并嵌入下层基岩。本实用新型的锚固桩穿过表层软岩并嵌入下层基岩,可有效抵抗两侧边坡的滑移力,提高地层强度;在洞口施做盖体,有效解决了洞口边仰坡滑塌影响工作人员施工安全的问题;在盖体顶部根据软岩范围回填不同高度土石,对仰坡软岩形成反压,可有效保证仰坡和边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
背景技术
软弱易滑地层是表层为软岩,下层为基岩的地质层,一般位于山区,这种地质层特征就是,该表层软岩在受外力(如地震、暴雨、泥石流或其他扰动力作用),易沿软弱面产生位移滑动而出现坍塌的现象。因此,当隧道洞口位于软岩中时,洞口进洞施工时,软岩在施工扰动下及地表雨水下渗等外部因素作用下,易出现软岩的滑移而引起工程滑坡,危及隧道安全施工。
为此,隧道洞口设计一般情况下均需对边仰坡进行刷坡,如果无其它加固措施,边仰坡坡率较缓,刷坡范围较大。在软岩洞口施工时,边仰坡刷坡范围大,边仰坡开挖后,形成较大的临空面,边仰坡坡脚卸载;软岩上层松散下层密实,地表水易渗透软化围岩;综合内外两种因素极易造成边仰坡沿软弱层面产生位移,造成边坡失稳,而形成隧道洞口进洞施工困难的格局,隧道施工工期更是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包括在隧道洞口设有的两排锚固桩,在每排锚固桩上均设有的托梁,以及在两个托梁之间连接有的盖体,且在所述盖体顶部回填有回填土石,所述锚固桩穿过洞口的表层软岩并嵌入下层基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进洞结构整体是位于隧道洞口的外侧,其区别于现有的明洞结构、导向墙结构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进洞结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以保证施工安全。具体的,锚固桩穿过表层软岩并嵌入下层基岩,可有效抵抗两侧边坡的滑移力,同时提高地层的强度;在洞口施做盖体,有效解决了洞口边仰坡滑塌影响工作人员施工安全的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进一步的,在盖体顶部根据软岩范围回填不同高度土石,对仰坡软岩形成反压,可有效保证仰坡和边坡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由于设备简单、场地易于布置、有利于稳定软弱易滑地层、降低施工风险等特点,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盖体为拱形结构,此时,盖体的尺寸可以和导向墙的尺寸大致相同,盖体直接和导向墙相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方便施工。当然,盖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槽型、矩形等,盖体的材质也不限,只要能起到落石防护的作用即可。
优选的,所述锚固桩、托梁和盖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相连接部位通过钢筋接茬相连接,施工方便,且连接强度高,耐久性佳。
优选的,还包括在仰坡以及与所述仰坡相邻的边坡设有的防护结构和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施做地表截排水沟,排水系统的施工是最先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小外界因素对对洞口边仰坡软岩稳定性的影响。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旋喷桩,和/或锚索桩,和/或钢花管,和/或大管棚,防护结构可有效稳定边仰坡,避免边仰坡失稳滑塌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隧道洞口施做两排锚固桩,包括桩孔开挖及防护,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以及桩身混凝土浇注;
步骤二:待所述锚固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每排锚固桩的顶部施做托梁,待所述托梁施工完成后,在两个所述托梁之间施做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9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长高风险山岭隧道合分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管路延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