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加温结构的菌液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9764.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燕;贺庆胜;龙少平;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映山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旭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壳 发酵罐 电热膜 旋转驱动装置 导电滑环 发酵装置 搅拌装置 原水过滤 储水罐 搅拌桨 滤筒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均匀加热 菌液培养 受热不均 细菌培养 隔温腔 通断阀 加温 菌液 滤材 外壁 连通 水泵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加温结构的菌液培养系统,其包括原水过滤装置、发酵装置和搅拌装置。原水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水罐和滤筒,滤筒内设置有滤材。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与储水罐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和通断阀,发酵罐包括第一罐壳以及位于第一罐壳内的第二罐壳,第一罐壳与第二罐壳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形成隔温腔,第二罐壳的外壁上贴附有第一电热膜。搅拌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旋转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发酵罐上,搅拌桨上设置有第二电热膜和导电滑环,第二电热膜和导电滑环电性连接。上述结构可对发酵罐内的菌液均匀加热,避免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并可提高细菌培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液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细菌来分解垃圾并抑制异味的产生,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式。一般的,对于细菌的培养,是将菌种、营养液和水混合成的菌液注入发酵罐,在发酵罐内进行培养,同时利用加热装置对发酵罐进行加温,以使菌液处在合适的温度范围。现有的加热装置一般为电热棒,电热棒伸入至发酵罐内,但是电热棒的发热面积较小,容易导致菌液受热不均,且容易导致菌液局部过热或过冷。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使菌液能够更为均匀地受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菌液培养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加温结构的菌液培养系统,其包括
原水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水罐和滤筒,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滤材;
发酵装置,包括一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与储水罐通过一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和通断阀,所述发酵罐包括第一罐壳以及位于第一罐壳内的第二罐壳,所述第一罐壳与第二罐壳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形成隔温腔,所述第二罐壳的外壁上贴附有第一电热膜;
搅拌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旋转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发酵罐上,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第二电热膜和导电滑环,所述第二电热膜和导电滑环电性连接。
优选的,搅拌桨枢设在发酵罐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第二电热膜贴附于容置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滤筒包括筒体以及与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滤材插设在所述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上设置有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罐壳的外壁上设置第一电热膜来进行加热,第一电热膜具有较大的发热面积,且发热均匀,此外,搅拌桨的旋转能够带动第二电热膜的移动,以便对发酵罐内的菌液均匀加热,避免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并可提高细菌培养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发酵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滤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映山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映山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9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沼液补充循环使用的沼液贮池
- 下一篇:一种细胞复苏融化用水浴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