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0640.4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新;林锡旭;刘祚杰;林旭芝;李浩;魏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627;H01R12/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片 插接部 连接器 簧片 本实用新型 冲压工艺 上咬合片 连接梁 连接片 插针 对板 公座 母座 种板 连接器技术领域 上端面 翻转 字型 侧壁 插槽 插设 冲裁 导通 通孔 弯折 舍弃 开口 占据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该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贯穿有插针,母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设簧片的插槽、另一端开设有供插针插入并与簧片相导通的通孔,所述簧片包括呈倒“U”字型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上端面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上咬合片和连接梁,所述插接部的侧壁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下咬合片,所述下咬合片与插接部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连接片通过弯折将下咬合片翻转至插接部“U”型开口的一侧,所述下咬合片的长度大于上咬合片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舍弃了下咬合片所对应的连接梁,进而使得下咬合片能够冲裁出更大的长度,进而增大下咬合片所占据的面积以降低飘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现有技术中,板对板连接器通常包括公座和母座,公座内插设有插针,母座内插设有簧片,簧片的端部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两个弯曲的咬合片,簧片通过咬合片与插针形成固定与连通。
但是公座和母座上通常会连接相应的PCB板,使得公座在插入母座的过程中,通常采用15度左右夹角的方式将插针倾斜插入母座内的簧片中,但是这种倾斜插入的方式,使得插针较为容易从冲压咬合片而形成的孔道中穿出,行业内通常将此现象称为飘针,其不仅降低了组装效率,还容易导致插针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优点在于不易发生飘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贯穿有插针,母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设簧片的插槽、另一端开设有供插针插入并与簧片相导通的通孔,所述簧片包括呈倒“U”字型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上端面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上咬合片和连接梁,所述插接部的侧壁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下咬合片,所述下咬合片与插接部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连接片通过弯折将下咬合片翻转至插接部“U”型开口的一侧,所述下咬合片的长度大于上咬合片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簧片端部的结构稳定性,通常在其插接部的上下两端均冲压相应的咬合片及其连接梁。而上述技术方案中,舍弃了下咬合片所对应的连接梁,进而使得下咬合片能够冲裁出更大的长度,进而增大下咬合片所占据的面积以降低飘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座于插槽的槽底处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插接部的两相对侧壁之间,所述导向块位于下咬合片所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舍弃了下咬合片所对应的连接梁,使得插接部于其“U”型的开口处形成了用于设置导向块的让位空间,而导向块的设置,能够有效控制插针在插入过程中划过导向块的上端面使得角度变化以避免偏离,进一步降低了飘针率,能够有效杜绝插针插飘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的两侧与插接部端部的两相对侧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舍弃下咬合片所对应的连接梁虽然能够在降低飘针率上获得提升,但是相对的,簧片的结构稳定性也将会有所下降,导向块的两侧与插接部端部的两相对侧壁相抵接这一设置,则有效解决了簧片结构稳定性下降的弊端,且在结构稳定性上更加出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两相对侧壁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插槽内壁开设有两条与相应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和限位槽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簧片在插槽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盈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0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对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