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钵进窑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0670.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陈先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兴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匣钵 锂电池正极材料 安全围栏 回转线 装钵 本实用新型 窑炉系统 传统的 两套 入窑 智能 机器人 运送 输出端侧面 输送轨迹 智能分配 装置侧面 堆栈区 升降轮 一字型 钵机 叠放 堆栈 气缸 移出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钵进窑炉系统,包括安全围栏、集成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转线输出端侧面的送钵装置,所述送钵装置包括两套送钵组件,且两套所述送钵组件与所述回转线组成匣钵双L型输送轨迹;集成于所述送钵装置侧面的扫钵机;形成于所述安全围栏一侧的匣钵入窑堆栈区和集成于所述安全围栏内的机器人;匣钵通过所述送钵装置移出回转线,且所述机器人将所述送钵装置内的匣钵转移至所述匣钵入窑堆栈区内叠放;本实用新型的装钵系统由两个送钵组件组成双L型智能送钵装置、从传统的一字型运送匣钵方式改造为双L型运送方式,且摒弃传统的升降轮移送方式改成气缸推钵,可以实现对两套装钵组件的智能分配和送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钵进窑炉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优势性能的充电电池,随着应用的不断推广,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制备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LiNiO2、LiMn2O4等等以及掺杂或改性物。
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物料全程隔绝铜、铁、锌元素和水,所使用反应方式为高温固相法,在窑炉中烧焙时使用的是莫来石制作的陶瓷匣钵进行物料的传输,把物料进行称量后均匀放入匣钵的过程称之为装钵。装钵工序完成后,需要移送至窑炉进行烧焙,此过程称之为移钵,传统的装钵和移钵工序是在一条回送线上进行,并含有叠钵(将匣钵两个一组上下堆放的过程)工序。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生产方式具有很多缺点:
第一,回送线占地面积较大,含有四个直角移送工序,并且每个工序大量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故障率极高;
第二,速度一般不可调整,不能对进钵时间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在匣钵的移送过程中匣钵还需要穿过一台装钵机才能进入到另一台装钵机进行装钵,严重耽误装钵时间;
第四,回转窑炉线上大量使用密封罩(密封罩放置于回转线上用于控制空气干燥度)由于线体较长,密封不易,干燥度控制不易,且极大的增加维修难度;
第五,线体基本为一次性线体,结构复杂,基本无法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很好地控制空气干燥度、自动化程度高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钵进窑炉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钵进窑炉系统,包括:
安全围栏,所述安全围栏内部形成为装钵进窑炉系统的运行空间,且所述安全围栏内部空气露点低于-40℃;
集成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转线输出端侧面的送钵装置,所述送钵装置包括两套送钵组件,且两套所述送钵组件与所述回转线组成匣钵双L型输送轨迹;
集成于所述送钵装置侧面的扫钵机;
形成于所述安全围栏一侧的匣钵入窑堆栈区;
集成于所述安全围栏内的机器人;
匣钵通过所述送钵装置移出回转线,且所述机器人将所述送钵装置内的匣钵转移至所述匣钵入窑堆栈区内叠放;
所述匣钵入窑堆栈区内排列有四行匣钵,每行所述匣钵的数量是八个;
所述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围栏呈五面封闭的箱式结构,所述安全围栏固连于地面上;
所述安全围栏内的地面涂覆有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0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