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1077.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张旭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样 蛋白检测 加液装置 交叉感染 无菌 本实用新型 上梁板 拉起 立杆 上盖 底座 底座中部 立杆上部 竖直安装 水平安装 弹簧 导杆 导筒 顶柱 落下 碰触 保证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包括底座、上梁板、加样盒、导杆、导筒以及弹簧,底座中部竖直安装立杆,立杆,立杆上部水平安装上梁板,在底座上放置加样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具有一个能够拉起的上盖,将上盖拉起后,用顶柱顶起,保证不会轻易落下,然后在加样盒内进行加样操作,保证在加样过程中不用用手碰触加样盒,避免收到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测定仪用凯氏方法检测谷物、食品、饲料、水、土壤、淤泥、沉淀物和化学品中的氨、蛋白质氮含量、酚、挥发性脂肪酸、氰化物、二氧化硫、乙醇等含量。具有相当好的性价比,仅仅滴定过程需要人工操作一下,非常适合实验室及检验机构常规检测。广泛用于食品、农作物、种子、土壤、肥料等样品的含氮量或蛋白质含量分析。
经过检索,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申请公开内容如下:
CN207361780U一种定量加液装置,包括至少一套液体转移组件、液滴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液体转移组件包括管路和驱动液体在管路内部流动的驱动件,管路具有进样端和出样端,液体由出样端流出后以液滴形式滴落;液滴传感器包括发出光信号的发射端和接收液滴反射的光信号的接收端;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液滴传感器。定量加液装置在使用时,只要使液滴滴落时经过液滴传感器的检测区域,通过检测液滴反射的光信号,实现对液滴的计数,传感器不需要严格校准光轴,安装过程简单,相对延长了定量加液装置的使用寿命。液滴信号反馈给控制电路后,控制电路通过比较液滴的滴加量和预设加液量,控制驱动件的运行,实现对目标液体的定量吸取和滴加。
CN207276190U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包括流量控制箱和胶液桶,所述胶液桶上安装有胶液桶出胶管,所述胶液桶出胶管上安装有流量阀;所述流量控制箱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箱出胶管,所述流量控制箱的底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阀、电热丝均与控制台连接。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具有温度及液位可控,且自动加液的特点。
上述专利内容都没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节省实验时间,减少实验污染等问题,提出一个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使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摆放更合理的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包括底座、上梁板、加样盒、导杆、导筒以及弹簧,底座中部竖直安装立杆,立杆,立杆上部水平安装上梁板,在底座上放置加样盒;
在上梁板上制有两个通孔,通孔下部外缘同轴安装导筒,在通孔盒导筒内滑动穿过导杆,在导筒内的导杆外缘固装一固定环,在固定环上部的导杆外缘同轴套装一弹簧,在通孔上部的导杆端部固装锁帽;
在导杆下端安装固定头,固定头下部安装加样盒盒盖。
在上梁板上竖直铰装一顶柱,顶柱旋转后可以顶在锁帽与上梁板之间,实现导杆的上提,将盒盖拉起。
而且,在底座上制有嵌装槽,滑动卡住加样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具有一个能够拉起的上盖,将上盖拉起后,用顶柱顶起,保证不会轻易落下,然后在加样盒内进行加样操作,保证在加样过程中不用用手碰触加样盒,避免收到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蛋白检测用无菌防交叉感染的加液装置在加样结束后,能够将盒盖仅仅的盖住,保证每个样品能够进行及时密封,提高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1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