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台式雨水径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2080.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滕飞;周晓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F1/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层 本实用新型 进水装置 城市道路 人行道 雨水 防涝 城市排水 城市区域 出水装置 高度阶梯 管路连通 净化装置 雨水径流 雨水收集 积存 排出 积水 净化 土壤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台式雨水径流系统,包括:进水装置:设置在城市道路(1)两侧的人行道(2)上,用于收集城市道路(1)上的雨水积水;退台式净化装置:包括位于人行道(2)外侧且从内向外呈高度阶梯式降低的多个平台阶层,平台阶层中填设有土壤,其中,进水装置与最内侧的平台阶层通过管路连通;出水装置:设置于最外侧平台阶层处,用于将通过多个平台阶层的雨水收集并集中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台式雨水径流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是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和补充地区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加大,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退台式雨水径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退台式雨水径流系统,设于城市道路的两侧,用于城市道路上的雨水的净化,进水装置: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用于收集城市道路上的雨水积水;退台式净化装置:包括位于人行道外侧且从内向外呈高度阶梯式降低的多个平台阶层,平台阶层中填设有土壤,其中,进水装置与最内侧的平台阶层通过管路连通;出水装置:设置于最外侧平台阶层处,用于将通过多个平台阶层的雨水收集并集中排出。所述的退台式净化装置通过沙土或者黏土的过滤和植物吸收的方式实现对雨水进行净化,所述的出水装置用于退台式净化装置的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退台式净化装置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三个平台阶层,分别为植物阶层、滞水阶层和渗水阶层三个阶层,所述的植物阶层中装填有黏土,所述的黏土用于栽种植物,所述的滞水阶层中装填有沙土和黏土的混合物,滞水阶层用于限制雨水的流失,所述的渗水阶层中装填有砂土,渗水阶层用于防止植物阶层和滞水阶层中黏土的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阶层与滞水阶层间以及滞水阶层与渗水阶层间均通过带有网孔的隔板相互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的滞水阶层中设有溢流井,所述的溢流井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设于地下的市政雨水管网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口上设有出口阀,所述的溢流井中设有水位检测器和PID控制器,所述的PID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水位检测器和出口阀连接,以此对出口阀进行PID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口、连通管和分布器,所述的进水口设于人行道上接近城市道路的一侧,所述的连通管埋设于人行道下方,所述的连通管用于进水口与分布器的连通,所述的分布器埋设于植物阶层中,所述的分布器用于将连通管中的水流分散至植物阶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口为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箅式的综合形式,泄水能力约为30L/s,在暴雨时更不易被树枝等杂物堵,也不会随着城市因逐年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而影响收水能力,道路纵坡较大时,也更好收集路面降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布器为开有多处小孔的橡胶盘管或者开有多个小孔的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渗水阶层外围的隔板以及设于隔板下方的排水口,该隔板起到固定渗水阶层中砂土的作用,防止砂土被谁冲走,并且隔板起到将渗流至此的雨水汇聚,隔板上开设排水口可以使得经过三级过滤的雨水集中排入附近的河流或者下水管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2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氮磷废液后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除去漂浮垃圾的生态沉淀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