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换热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2380.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鼎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站 控制系统 信号集中器 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动调节阀 异常数据 电动阀 温湿度传感器 漏水传感器 门磁传感器 烟感传感器 报警系统 报警信号 持续接收 供热管网 控制端口 声光形式 信号通过 补水泵 循环泵 后向 采集 发送 传输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换热站,包括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换热站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漏水传感器和门磁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口和安装在供热管网上的电动调节阀、电动阀、循环泵和补水泵,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信号集中器传输到控制系统,所述信号集中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向控制系统发送声光形式的报警信号,当信号集中器持续接收到一段时间异常数据后自动控制电动调节阀和电动阀关闭,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站技术领域。该智慧换热站,不需要人工值守换热站,节省了人力,同时能够避免换热站故障时值班人员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换热站。
背景技术
热力站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后来开始收费,才有热力公司,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间供站原理:电厂为一次线,小区为二次线,热源(电厂)热网(一二次线管网)热用户(居民楼和单位) 连接处为热力站,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一二次线除污器,补水泵,水箱,计量表,控制阀门等。但是现有的换热站需要专人值班随时检查换热站的工作状况,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无法保证及时发现换热站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换热站,解决了现有的换热站需要专人值班随时检查换热站的工作状况,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无法保证及时发现换热站的故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慧换热站,包括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换热站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漏水传感器和门磁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口和安装在供热管网上的电动调节阀、电动阀、循环泵和补水泵,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信号集中器传输到控制系统,所述信号集中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向控制系统发送声光形式的报警信号,当信号集中器持续接收到一段时间异常数据后自动控制电动调节阀和电动阀关闭。
优选的,所述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换热站内部的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站内部安装有监控探头,所述监控探头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向数据集中器发送控制命令,实现门禁控制和报警阈值的修改。
优选的,所述控制端口为PLC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换热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智慧换热站,通过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换热站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漏水传感器和门磁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口和安装在供热管网上的电动调节阀、电动阀、循环泵和补水泵,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信号集中器传输到控制系统,所述信号集中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向控制系统发送声光形式的报警信号,当信号集中器持续接收到一段时间异常数据后自动控制电动调节阀和电动阀关闭,不需要人工值守换热站,节省了人力,同时能够避免换热站故障时值班人员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鼎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鼎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2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地源热泵地埋管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换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