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2822.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利;宋国天;唐印;冯瑞;郭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26 | 分类号: | C01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文波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装置 碳酸氢铵 氨碳 反应结晶器 分离系统 吸收器 二氧化碳气体 简化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尾气 本实用新型 固液分离器 技术效果 入口连接 生产效率 碳酸氢氨 高纯度 出口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涉及碳酸氢氨生产领域,该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包括:1)吸收器,用于形成氨碳溶液,2)氨碳分离系统,用于三聚氰胺尾气的分离以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体,3)反应结晶器,入口分别连接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氨碳分离系统,4)固液分离器,入口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的出口。利用该生产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生产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简化生产工艺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氢氨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其主要应用是可作为氮肥使用,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其次也可以用于合成铵盐和织物脱脂。
目前,国内碳酸氢铵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NH3、CO2和H2O为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利用含碳酸氢铵的溶液为母液,在氨气吸收器内吸收氨气,形成浓氨水,浓氨水通过浓氨水槽进入碳化塔Ⅰ中吸收碳化气。碳化气为纯度20-40%的CO2气体,如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变换气。大部分CO2被碳化塔Ⅰ吸收,含少量CO2的气体(CO2含量为8-20%)进入碳化塔Ⅱ中再进行吸收;经吸收后,含0.4%~1.5%二氧化碳、含10~30mg/m3氨的出塔气依次经固定副塔,回收清洗塔和分离罐后将所得惰性气体排出。碳化塔Ⅱ底部排出的含碳酸氢铵的固液混合物,经稠厚器和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碳酸氢铵和母液,母液继续回到氨气吸收器内吸收氨气,固体碳酸氢铵可以通过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上述生产过程所用的生产设备中,碳化塔为塔式结构,不适用于高纯度CO2气,只适用于CO2气体含量在20-40%范围内的碳化气,主要原因是碳化气需要从碳化塔的底部进入,碳化气纯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当高纯度CO2进入碳化塔时,很快在底部全部反应,上部的液体还未参与反应,这就使得碳化塔底部过饱和度很大,对于结晶不利,造成结晶的颗粒太小,不能满足固液分离的要求。同时碳化塔内设置有10-20组的换热管束,容易结垢造成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的碳酸氢氨的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纯氨和低纯度碳化气为原料,成本高;碳化塔不适用于高纯度CO2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装置能耗高;碳化塔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反应要经过两级碳化反应,装置工艺复杂,流程长;所得碳酸氢铵的颗粒粒度较小,不易分离,且得到的碳酸氢铵颗粒多为针状结构,易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所提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包括:
吸收器,用于形成氨碳溶液,
氨碳分离系统,用于三聚氰胺尾气的分离以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结晶器,入口分别连接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氨碳分离系统,
固液分离器,入口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的出口。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2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硼酸生产系统
- 下一篇:联碱法纯碱生产过程中盐析结晶外冷器液氨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