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4162.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全伟兵;陈振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正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2 | 代理人: | 龚漫军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编织线 焊接设备 机架主体 夹持装置 自动剪切 本实用新型 拉线装置 切线装置 上锡装置 整形装置 整形 线材 连接器技术领域 焊接装置 剪切误差 生产效率 物料盘 裁切 拉直 理线 锡炉 焊接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铜编织线原料的物料盘架,和用于拉直铜编织线的多个理线轮,机架主体上沿着铜编织线走料方向依次设有焊接装置、切线装置、上锡装置、夹持装置、整形装置和拉线装置,所述拉线装置与夹持装置连接并可带动夹持装置在切线装置与整形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所述上锡装置下方设有锡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设计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焊接后对线材进行整形,将接头整形为需求的形状,且线材剪切误差小,裁切端进行上锡,产品质量更加精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编织线焊接设备,效率低,且焊接后焊点形状不一致,无法达到客户需求;且铜编织线裁切长度尺寸误差大,铜编织线裁切后细小的铜丝产生分叉,导致导电性不良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实现铜编织线快速自动剪切焊接,
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铜编织线原料的物料盘架,和用于拉直铜编织线的多个理线轮,机架主体上沿着铜编织线走料方向依次设有焊接装置、切线装置、上锡装置、夹持装置、整形装置和拉线装置,所述拉线装置与夹持装置连接并可带动夹持装置在切线装置与整形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所述上锡装置下方设有锡炉。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主体上还设有一滑轨,整形装置通过滑轨与机架主体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主体上还设有控制面板和气压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整形装置下方还设有成品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上锡装置为带有夹持功能的垂直翻转机械臂。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处还设有成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设计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焊接后对线材进行整形,将接头整形为需求的形状,且线材剪切误差小,裁切端进行上锡,产品质量更加精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编织线自动剪切焊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1,所述机架主体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铜编织线原料的物料盘架2,和用于拉直铜编织线的多个理线轮3,机架主体1上沿着铜编织线走料方向依次设有焊接装置4、切线装置5、上锡装置6、夹持装置7、整形装置8和拉线装置9,所述拉线装置9与夹持装置7连接并可带动夹持装置7在切线装置5与整形装置8之间来回移动,所述上锡装置6下方设有锡炉10。使用时,将铜编织线原料卷放置在物料盘架2处,拉出线材,利用理线轮将线材拉直后牵引到焊接装置处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拉线装置带动夹持装置伸出,将线头夹紧后回缩,焊接一端拉入整形装置处进行焊接头整形,此时切线装置将线材切断,上锡装置将切断一端下压入锡炉中进行上锡,整形和上锡完成后夹持装置松开,产品掉落完成生产。上述切线装置、上锡装置、夹持装置和拉线装置,均为导线加工领域常见部件,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焊接装置为中频逆变式直流焊接装置,采用智能型微电脑控制系统,带有自动补偿系统;具有可调节焊接脉冲宽度的多脉冲输出方式,同时有多组脉冲规范的选择,能有效的防止工作表面情况不良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杜绝脱焊、虚焊的不良现象。整形装置采用治具和气缸配合可以挤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机架主体1上还设有一滑轨,整形装置8通过滑轨与机架主体1可滑动连接,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正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正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4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