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4673.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帕萨蒂经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大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端盖 前壳体 腔体 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 开口 出音口 集音腔 辅音 音管 电声转换组件 声波 音质效果 后壳体 内端壁 密闭 后壳 后腔 扣装 音口 连通 体内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后端盖,后壳体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后端盖扣装在前壳体的后部并形成封闭的后腔,后端盖的内端壁上设置密闭的集音腔,集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且其中一开口为腔体进音口、另一开口为腔体出音口,腔体出音口上连接出音管,前壳体上开设辅音孔,出音管的另一端与辅音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提高声波利用率并能提升音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电声转换产品,对于动圈式的扬声器,其工作原理是:扬声器的线圈(音圈)中接通交流音频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由于线圈位于扬声器自带永磁体的磁场中,因此,两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线圈随着音频电流幅值振动,在扬声器中,线圈与振膜为一体结构,振膜跟随线圈振动发声,从而完成电信号向机械振动的转换。
现有扬声器的结构以耳机为例,如图1所示,其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后端盖3,后壳体2扣装的前壳体1的后部,后端盖3扣装在前壳体1的后部并将后壳体2罩入其内。前壳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多个前音孔4,前壳体4的前部安装海绵耳套或入耳式耳塞;后壳体2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包括永磁体6、轭铁框架、线圈7、振膜5和折环等,永磁体6的中心位置、后壳体2的中心位置和周圈位置以及后端盖3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泄音孔8。振膜5振动时在其前方和后方分别产生相位相反的声波,前方的正相声波从前音孔4穿过并进入人耳,泄音孔8则用于将反相声波泄出,避免对正相声波产生干扰。
传统观点认为,反相声波和正相声波混在一起会相互抵消,从而会影响音质,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在结构上设置泄音孔。显然,该种处理方式显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且会在扬声器后部产生因反相声波泄漏而带来的噪音。
本案申请人于2018年6月26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820983778.2”、名称为“扬声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在后腔增加振动部件,将反相声波延迟处理后,经由前壳体上的前副音孔传入人耳,从而与原正相声波形成一前一后的声音混响效果,进而产生更优质的音效和听觉效果。
前述方案仅仅是对传入后腔的反相声波的简单利用,同时,传入后腔的不仅是反相声波还有高频的干扰声波,因此,泄音孔不仅用于泄出反相声波还用于泄出高频声波,显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基于上述问题和前述方案,本案申请人对扬声器的后腔结构做进一步改进,研发出一种新结构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对传入后腔的声波进行优化再利用,能得到更有质感且更具震撼力的音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声波利用率高、音质效果好的扬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后端盖,后壳体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后端盖扣装在前壳体的后部并形成封闭的后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后端盖的内端壁上设置密闭的集音腔,集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且其中一开口为腔体进音口、另一开口为腔体出音口,腔体出音口上连接出音管,前壳体上开设辅音孔,出音管的另一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腔体进音口的内径和腔体出音口的内径均小于集音腔的内径。
所述腔体进音口上连接进音管。
所述集音腔的形状为弧形或半环形。
所述出音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横管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紧贴后端盖的内端壁,竖管穿过后腔且将横管的后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竖管的末端为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管径自其起始部位至其结束部位逐渐增大,螺旋管段的出口连接在辅音孔上。
所述出音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横管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紧贴后端盖的内端壁,竖管紧贴后端盖的内侧壁且将横管的后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与后腔连通的前副音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帕萨蒂经贸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帕萨蒂经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4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