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6724.9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新慧;刘夏吟;吴聪;张文娟;周文刚;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1S5/06;H01S5/18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66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光路 光组件 监控 本实用新型 光传输单元 聚焦透镜 透射 全反射界面 空气间隙 平行界面 准直透镜 组件包括 光传输 入射 配合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该组件包括:透射基体和至少一组光传输单元;所述透射基体上设置有第一界面、第二界面、第三界面和第四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均为全反射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互为平行界面,且在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间隙;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VCSEL芯片、MPD芯片、入射准直透镜、第一聚焦透镜和第二聚焦透镜;所述第一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配合形成第一光路;所述二界面和所述第三界面配合形成第二光路;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分别用于前光传输和背光监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见的带背光监控方案光组件的物料繁多,光路复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业务的快速增长,推动着大容量和高带宽的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对数据传输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光通信领域采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作为光源很好的实现了高带宽传输。在实际应用中,VCSEL激光器处于非气密性环境,性能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特别是输出光功率,为确保使用过程中对光源工作状态稳定,需对输出光功率进行监控。
中国专利201410759532.3中提出一种带背光监控用于高速传输的光组件,该光组件采用分光膜片对入射光进行分光,部分光被传输到光纤中,另一部分被作为背光监控,而分光膜片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分光比例也很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在不采用分光膜片时,能够加大背光容差,从而降低光组件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主要包括:透射基体和至少一组光传输单元;
所述透射基体上设置有第一界面、第二界面、第三界面和第四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均为全反射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互为平行界面,且在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间隙;
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VCSEL芯片、MPD芯片、入射准直透镜、第一聚焦透镜和第二聚焦透镜;
所述第一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配合形成第一光路;
所述二界面和所述第三界面配合形成第二光路;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为:所述VCSEL芯片的发射光经过所述入射准直透镜形成平行光,平行光在所述第一界面上被反射形成反射光,反射光射向所述第三界面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通过所述空气间隙后发生偏折形成透射光,透射光经所述第二聚焦透镜形成一汇聚光束后进入光纤;
所述第二光路为:所述第二光束在第三界面上被反射至所述第二界面,在所述第二界面上被再次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聚焦透镜,通过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汇聚于所述MPD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透射基体整体为底部宽、上部窄的梯形结构且从左至右依次分为设有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段梯形结构、设有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段梯形结构以及通过一凹槽与所述第二段梯形结构相连的第三段梯形结构;所述凹槽设有所述第三界面和所述第四界面;所述第一段梯形结构的上平面低于所述第二段梯形结构的上平面且和所述第三段梯形结构的上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以透射基体底面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界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45°。
进一步地,以透射基体底面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第三界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α,所述第二界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β,倾斜角α和β满足α-β=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与所述入射准直透镜互为垂直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界面上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用于满足预设背光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师范学院,未经周口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6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
- 下一篇:一种便捷安装拆卸的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