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调节艾灸过程中艾条温度、烟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8724.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0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62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段 烟控 艾条 艾灸 伸缩调节段 卷曲 烟量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尺寸小孔 底部侧面 顶部边缘 温度可控 圆筒形状 左右对称 可调节 侧边 圆环 火力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艾灸过程中艾条温度、烟量的装置,包括控烟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烟圈本体是由一块长方形的材料卷曲成圆筒形状,在卷曲过程中将控烟圈本体的侧边设置有部分重叠为伸缩调节段,所述伸缩调节段可调节控烟圈本体的直径的大小从而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艾条,所述控烟圈本体的侧面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控烟控温段、第二控烟控温段、第三控烟控温段,所述第一控烟控温段由控烟圈本体顶部边缘以及向下5cm的圆环形成,所述第二控烟控温段、第三控烟控温段为围绕控烟圈本体一圈的不同尺寸小孔组成,所述控烟圈本体的底部侧面还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手柄,在实际使用中适应不同尺寸的艾条,而且艾灸时火力温度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艾灸过程中艾条温度、烟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俗话说: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艾草燃烧后的药理作用更强,艾草的成分中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钠、钾、钙等成分。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艾条燃烧时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使用不方便,如:艾灸时火力温度不可控的问题、艾灸时烟大呛鼻的问题、控烟圈烫手的问题、控烟圈只能适用单一艾条尺寸的问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得在日常家庭使用时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使用艾条进行艾灸的过程中会出现艾条的火力温度不可控、艾灸时烟大呛鼻、控烟圈烫手、控烟圈只能适用单一艾条尺寸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艾灸过程中艾条温度、烟量的装置,其应用时通过调节控烟控温档可以解决艾灸时火力温度不可控、艾灸时烟大呛鼻,通过在控烟圈外加装手柄解决控烟圈烫手的问题,通过将控烟圈设计为弹性圈解决了控烟圈只能适用单一艾条尺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调节艾灸过程中艾条温度、烟量的装置,包括控烟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烟圈本体是由一块长方形的材料卷曲成圆筒形状,在卷曲过程中将控烟圈本体的侧边设置有部分重叠为伸缩调节段,所述伸缩调节段可调节控烟圈本体的直径的大小从而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艾条,所述控烟圈本体的侧面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控烟控温段、第二控烟控温段、第三控烟控温段,所述第一控烟控温段由控烟圈本体顶部边缘以及向下5mm的圆环形成,所述第二控烟控温段为紧挨第一控烟控温段下部并围绕控烟圈本体一圈的小孔组成,所述第三控烟控温段为紧挨第二控烟控温段下部并围绕控烟圈本体一圈的小孔组成,所述控烟圈本体的底部侧面还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8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