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9166.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严再天;程滨生;谢含军;张文京;龚韬;陈巨峰;陈永兴;周勇;董渊;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4;E03F5/14;E03F5/22;E03B3/02;E03F5/10;E03B1/04 |
代理公司: | 33286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伯祥;张小晶 |
地址: | 315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现场 沉淀池 储水塔 水槽 地面蓄水池 排水沟 化粪池 洗车 本实用新型 地下蓄水池 水塔 连通 市政排水管道 综合利用系统 节水环保 出入口 绿化带 入口处 水冲洗 水收集 有效地 再利用 墙边 水泵 路旁 水资源 汇聚 回收 | ||
1.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沉淀池、集水塔、洗车水槽、地下蓄水池、地面蓄水池、储水塔和化粪池,排水沟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墙边及路旁,并且都汇聚到沉淀池内;集水塔设置在施工现场出入口、绿化带及道路两旁,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沉淀池连接;洗车水槽设置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洗车水槽内设有与沉淀池连接的排水沟;储水塔设置在厕所上方,化粪池设置在厕所旁边,地下蓄水池与地面蓄水池连通,地面蓄水池与储水塔连通,储水塔内的水冲洗厕所后经过化粪池的处理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还与储水塔连接,可通过管道和水泵将沉淀池内的水抽到储水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雨水通过盖板进入排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内的搅拌腔,搅拌腔上方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口,搅拌腔底部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侧壁,圆锥形侧壁汇聚在搅拌腔底部出口处,基体内竖直设有可闭合搅拌腔出口的挡杆;挡杆位于搅拌腔内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套圈,搅拌腔侧壁内旋转连接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齿圈,齿圈与套圈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与圆锥形侧壁贴合的刮泥杆;挡杆两侧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基体上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限制挡杆旋转,从而在套圈旋转时通过螺纹带动挡杆上下移动;挡杆内竖直设有下端开口的主通管,主通管上端连通有水平贯穿挡杆的副通管,当挡杆向上移动至副通管位于搅拌腔内时,搅拌腔内的水通过副通管和主通管流出搅拌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齿圈两端对称固定有斜向上的搅拌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腔一侧滑动连接有可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浮板,浮板在搅拌腔侧壁的滑槽内上下移动,基体内竖直设有放置絮凝剂的投料腔,投料腔底部在水平方向上设有投料口,浮板上设有与投料口配合的浮板孔,投料腔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将絮凝剂推向投料口的推杆,推杆下方啮合连接有可带动推杆水平移动的从动轮,齿圈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键接在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轴上,旋转轴上还键接有主锥齿轮,主锥齿轮一端啮合连接有与从动轮同轴的副锥齿轮;浮板移动至滑槽最上端时,浮板孔与投料孔连通对齐,并且触发电机开关,电机旋转一定圈数,带动推杆将絮凝剂推入搅拌腔,同时带动挡杆向上移动使副通管与搅拌腔连通,然后电机反转相同圈数,完成复位后电机停止工作,直至下一次浮板触发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体内还设有位于搅拌腔下方的净水腔,净水腔内通过竖直设置的内腔壁隔离出沉淀腔,沉淀腔上端开口与净水腔连通,沉淀腔底部设有排污口,净水腔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主通管下端开口处伸入沉淀腔内,搅拌腔内的水通过主通管流向沉淀腔,水中的沉淀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沉淀后上层干净的水从内腔壁溢出从而流向净水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腔上端开口处固定有过滤网,主通管伸入过滤网下方,水从沉淀腔溢出时会通过过滤网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腔底部设有向排污口倾斜的斜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9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梁板预应力筋接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行车安全提示边沟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