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0193.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连接件 固定带本体 后片 肩带 第二连接件 医用固定带 弧形缺口 手臂固定 承接件 多头带 本实用新型 外侧设置 有效解决 可取出 上边缘 沙袋 滑落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固定带本体呈方形,其外侧中部设置有手臂固定件,手臂固定件将固定带本体分为前片和后片两部分;后片的上边缘设置有肩带,肩带中部朝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缺口,其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肩带内侧设置有口袋,口袋位于弧形缺口与第一连接件之间,且其内部安放有可取出的沙袋;前片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一承接件,前片末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后片末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承接件。采用该结构多头带,可有效解决现有多头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落以及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进行心脏手术后,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需要用多头带对伤口进行包扎以及对身体和左上肢进行固定;伤口包扎需要用沙袋压迫伤口止血,对身体以及左上肢的固定是为了避免牵拉伤口,从而引起伤口出血血肿。
但是,现有的多头带在使用时,是将肩和胸一起包扎,不仅不利于观察有无出血以及伤口感染情况,而且由于左上肢与胸部包扎在一起,病人稍微活动就会导致多头带滑落,使伤口暴露,容易引起术后感染。同时,现有的多头带一般采用打结的方式进行固定,而多头带有多个头,打结较多,操作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带,以解决现有多头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落以及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固定带本体呈方形,其外侧中部设置有手臂固定件,手臂固定件将固定带本体分为前片和后片两部分;后片的上边缘设置有肩带,肩带中部朝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缺口,其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肩带内侧设置有口袋,口袋位于弧形缺口与第一连接件之间,且其内部安放有可取出的沙袋;前片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一承接件,前片末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后片末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承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手臂固定件为方形无纺布,方形无纺布的长度与固定带本体的宽度相同,其两条长边的边缘设置有魔术贴,方形无纺布的中线与固定带本体的中线重合并相互缝接。
进一步,肩带由相互缝接的无纺布带和松紧带组成,无纺布带缝接于后片的上边缘,松紧带的长度占整个肩带长度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松紧带末端,口袋缝接于无纺布带内侧。
进一步,肩带向手臂固定件倾斜,且肩带与多头固定带之间的夹角为50°~70°。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公扣,第一承接件和第二承接件均为母扣;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魔术贴毛面,第一承接件和第二承接件均为魔术贴勾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中的医用固定带将胸部固定、肩部固定和手臂固定分开,即分别通过不同的部件对人体的三个部位进行固定和包扎,固定效果更好,不会发生固定带脱落的情况;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腋下造成遮挡,便于观察伤口是否出血,腋下也不容易出汗。
2.本实用中的医用固定带采用操作更加方便的子母扣或魔术贴代替打结的方式进行固定,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3.本实用中的肩带由无纺布带和松紧带组成,松紧带可调整肩带的长度,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均可使用,扩大了多头带的使用范围。而且,本实用的肩带倾斜设置且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提高了多头带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0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