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1984.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熊露璐;钟绍春;吴雅琳;李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严忠泽 |
地址: | 2017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筒 刀片 转轴 筛网 环保降解 加工装置 减速电机 右支撑柱 左支撑柱 包装袋 进料口 破碎 本实用新型 粉碎颗粒 回收利用 活动连接 物料粉碎 物料破碎 出料口 液压缸 内壁 凸起 轴承 外部 | ||
一种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它包括破碎筒,所述破碎筒的上方设有进料口,破碎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破碎筒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破碎筒中部设置有筛网,筛网上部设置有转轴一,转轴一上设置刀片一,转轴一与减速电机一相连接,筛网下部设置有转轴二,转轴二上设置有刀片二,转轴二与减速电机二相连接,刀片一的相邻间距大于刀片二的相邻间距,破碎筒的外部下方设置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与破碎筒通过轴与轴承活动连接,在右支撑柱的右侧设置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料口向机体内添加物料,首先采用相邻间距大的刀片一将物料破碎成颗粒较大的颗粒,而后颗粒落入破碎筒的下方,再由相邻间距小的刀片二进一步粉碎颗粒,使得物料粉碎的更加彻底,提高后续回收利用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塑料包装袋主要是由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废弃塑料袋埋在地下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降解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即便是环保降解包装袋,自然降解也需数十年的时间,因此人工回收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理废弃包装袋的方式。目前,人们已经采用带有粉碎刀片的装置进行回收处理,然而由于塑料袋难破碎,采用一次破碎的方式,得到的塑料颗粒不均匀,效率低,不利于再次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轴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包括破碎筒,所述破碎筒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破碎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筒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破碎筒中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上部设置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设置刀片一,所述转轴一与减速电机一相连接,所述筛网下部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设置有刀片二,所述转轴二与减速电机二相连接,所述刀片一的相邻间距大于刀片二的相邻间距,所述破碎筒的外部下方设置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与破碎筒通过轴与轴承活动连接,在右支撑柱的右侧设置有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连接有活动盖板一。
优选的,所述刀片一的相邻间距是刀片二相邻间距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连接有活动盖板二。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棱锥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环保降解包装袋用破碎加工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料口向机体内添加物料,首先采用相邻间距大的刀片一将物料破碎成颗粒较大的颗粒,而后颗粒落入破碎筒的下方,再由相邻间距小的刀片二进一步粉碎颗粒,从而使得物料粉碎的更加彻底,提高了后续回收利用的效率;此外,在破碎筒底部与左支撑柱采用轴与轴承的连接方式,配合右支撑柱右侧的升降油缸,在破碎工序结束后,升降油缸升起,能更快、更便捷地收集破碎后的颗粒,降低了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降解包装袋用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破碎筒1、活动盖板一2、凸起3、筛网4、转轴一5、刀片一6、减速电机一7、转轴二8、刀片二9、减速电机二10、活动盖板二11、支撑柱12、轴-轴承旋转构件13、液压缸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1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