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2006.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波;闫谦鹏;屠清智;孙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缸体 稳压 压力腔 弹簧 轴线方向 开口 体内 轴线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 气弹簧结构 运行稳定性 分隔缸体 工业配件 结构设置 结构形成 体积平衡 一端设置 输出力 腔内 伸入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弹簧。一种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杆及稳压结构。活塞杆及稳压结构均设置在缸体内。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稳压结构设置在缸体的一端;在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活塞杆用于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由开口伸入或伸出缸体内;活塞杆用于分隔缸体的内部空间,并与稳压结构形成压力腔。稳压结构用于沿缸体的轴线方向运动,以通过改变压力腔的腔内体积平衡压力腔的压力。该气弹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活塞杆的运行稳定性,尤其是能够克服活塞杆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输出力值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弹簧。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一种可以实现支撑、缓冲、制动、高度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零件,在工程机械中,主要应用于罩盖、门等部位。主要由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压力缸和接头等部分组成,其中压力缸为密闭的腔体,内部充有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腔体内的压力是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气弹簧作用时,利用活塞两侧存在的压力差,实现活塞杆的运动。
环境气温高时(如夏天),气弹簧中压缩气体受热膨胀,导致活塞杆输出的平均力值增大,高于常温状态力值;环境气温低时(如冬季),气弹簧中压缩气体冷缩,导致活塞杆输出的平均力值减小,低于常温状态力值。
故在现有技术中,气弹簧的活塞杆输送力值在温度变化时,存在输出力值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弹簧,该气弹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活塞杆的运行稳定性,尤其是能够克服活塞杆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输出力值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杆及稳压结构;
活塞杆及稳压结构均设置在缸体内;
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稳压结构设置在缸体的一端;在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活塞杆用于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由开口伸入或伸出缸体内;活塞杆用于分隔缸体的内部空间,并与稳压结构形成压力腔;
稳压结构用于沿缸体的轴线方向运动,以通过改变压力腔的腔内体积平衡压力腔的压力。
稳压结构包括主活塞以及第一弹性件;
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缸体及主活塞连接,以使得主活塞具备沿缸体的轴线方向向开口一端移动的趋势。
稳压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均设置在缸体内。
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活塞杆沿缸体的轴线方向向远离开口一端的运动,并带动第二限位结构运动,以使得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稳压结构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的运动。
该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杆及稳压结构。通过在缸体内部设置稳压结构,便能够通过稳压结构沿缸体的轴线方向运动,对压力腔的腔内体积进行调整,从而起到平衡压力腔内的压力的作用。具体的,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压力腔内的压力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存在温度上升或是温度下降的两种情况,下面将对温度上升以及温度下降时的稳压结构的运动进行描述。
当温度上升时,充入压力腔内的气体(为惰性气体,也可以是油气混合物)体积上升,导致压力腔内的气体受温度的影响开始膨胀,即压力腔内的气体的体积增大,使得压力腔内的压力增加。在压力腔内的压力增加的过程中,会对形成压力腔的稳压结构施加压力,并在其压力大于稳压结构运动的阻力时,便会带动稳压结构沿缸体的轴线方向向增大压力腔体积的一方运动,从而能够通过增大压力腔的体积,以在温度上升时,起到平衡压力腔内的压力的作用,从而保证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压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2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