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3377.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崔长安;金永良;罗军;陆超;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22 | 分类号: | D03D49/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梁管 摆动管 扭力 无梭织机 右轴承座 左轴承座 支撑臂 摆动 后梁 调整机构 经纱 芯轴 支承 长度方向间隔 机架右墙板 机架左墙板 起毛圈 无弹性 下端套 右墙板 上端 闭口 导纱 送出 左端 并行 开口 | ||
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无梭织机包括机架左、右墙板;摆动后梁包括后梁管左、右轴承座、后梁管、摆动管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后梁管左轴承座与机架左墙板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与机架右墙板固定,后梁管的左端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上、右端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下端套固于后梁管上,摆动管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且摆动管与后梁管并行,特点: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设扭力芯轴调整机构,在后梁管内设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避免因经纱开口及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满足快速且低弹力地送出起毛圈经纱的要求,能适合对无弹性纱的导纱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背景技术
前述的摆动后梁也称“弹性后梁”或“惯量后梁”,均属于送经后梁范畴,其主要作用是将经纱导向停经机构和/或开口机构、承受经纱张力、将经纱张力变化传递给张力传感器以及补偿经纱伸长等等。摆动后梁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两种,靠后梁前后摆动来平衡经纱开口和闭口造成的伸长,以减少经纱张力变化。前述的积极式摆动后梁通常由一组偏心机构使后梁摆动,这种方式仅适合平纹织物织造;前述的消极式后梁通常将弹簧力施加在后梁上,也就是靠弹簧力来补偿经纱张力变化。
如业界所知,由于不同的织物品种经纱的张力是不同的,因而为了保证经纱的合理张力(即工艺所要求的张力),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弹簧,这种结构形式往往需要后梁具有足够的刚性,特别是对于宽幅织物、厚重织物,因要求后梁外径较大,于是零部件重量更重、惯性更大,从而降低了后梁的反应灵敏度,难以甚至无法良好地补偿经纱的张力变化。特别是对于经纱张力低且基本无弹性并且需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大量地送出经纱(如毛巾织物的毛经纱)的情况,已有技术中的利用弹簧加压的消极式的摆动后梁便无法适应织造要求。这种结构的典型的文献公开如CN201785589U推荐的“一种织机的多支撑点低惯量后梁”。更为典型的如著称对德国专利DE3346030A1(摆动后梁)作了改进的CN101627155B提供的“织机摆动后梁”。
上述CN101627155B利用扳簧的弹性来平衡经纱开口和闭口造成的伸长,但是由于板簧不便于调节张力,因而如果经纱张力变化超出了板簧自身的张力适应范围(板簧自身的张力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那么只能将板簧更换,从而给实际使用造成极为不便的因素。上述CN20178589U因采用了弹簧,因而同样存在与CN101627255B的雷同情形。由此可知,采用板簧、弹簧的摆动后梁仅能适合常规织物,对于张力变化快的织物例如对毛巾纱、无弹性经纱(如玻璃纤维纱、碳纤维纱、玄武岩纱、芳纶纱、高强度丙纱等)是并不适应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使用弹簧及板簧组件并且可将摆动量调节至与经纱伸长量相适应的程度而得以避免因经纱开口及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以及既可满足快速且低张力地送出起毛圈用经纱的要求又能适合对无弹性纱的引导要求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所述的无梭织机包括一机架左墙板和一机架右墙板;所述的摆动后梁包括一后梁管左轴承座、一后梁管右轴承座、一后梁管、一摆动管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后梁管左轴承座通过一机架左连接板与所述的机架左墙板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通过一机架右连接板与所述的机架右墙板固定,后梁管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而后梁管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该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端套固于后梁管上,摆动管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并且该摆动管与后梁管并行,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设置有一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而在所述后梁管内设置有一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3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落布辊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纺织梭上的定位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