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高透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4970.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政;胡兴万;刘继天;舒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澍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科技园以南,万科城市花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屏 金属框架 液晶显示模组 加热片 液晶显示屏表面 电磁屏蔽功能 透明导电薄膜 背光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 显示窗口 棱镜膜 抗电磁干扰能力 电磁屏蔽层 温度传感器 导电镀层 加热均匀 温度采集 野外环境 内表面 透光性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高透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金属框架和依次安装在金属框架内的液晶显示屏、加热片、棱镜膜以及背光板组件,加热片为设于液晶显示屏表面的导电镀层,所述液晶显示屏表面内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棱镜膜设于液晶显示屏和背光板组件之间,用于增加透光性,所述金属框架上设有供液晶显示屏露出显示窗口,位于显示窗口处的液晶显示屏上设有透明导电薄膜,金属框架与显示屏表面的透明导电薄膜共同组成电磁屏蔽层。本实用新型温度采集准确,加热片加热均匀,显示亮度高,增强了高透液晶显示模组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完全能符合军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高透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即为液晶电视的显示部件,其地位相当于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中的显像管,所述液晶显示模组通常包括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背光板、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板和铁框,当前液晶显示模组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工作温度范围过窄,低温下不能很好工作,当外界温度低于液晶材料的操作温度时,LCD屏会因温度过低而造成液晶分子反应速度变慢,从而在显示动态画面时容易发生残影的情形,LCD屏会出现对比度下降或色彩不均等问题,从而影响影像的显示质量,为了避免该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为LCD屏设置一个加热片,并通过一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LCD屏的温度,从而通过加热片的加热来克服外界温度过低所引起的问题。
二是亮度不高,背光源经过两个偏光片后损伤较大,如果单一提高背光亮度,会造成功耗过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液晶显示模组在野外恶劣环境下使用,很难符合军用产品要求。
三是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技术抗电磁干扰能力不强,当遇到外界强磁环境时,液晶显示器就没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加热片的电加热功能失效、亮度不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高透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和依次安装在金属框架内的液晶显示屏、加热片、棱镜膜以及背光板组件,所述加热片为设于液晶显示屏表面的导电镀层,给导电镀层通电后,即可对液晶显示屏加热升温,所述液晶显示屏表面内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固定于液晶显示屏表面的热敏电阻组件,所述棱镜膜设于液晶显示屏和背光板组件之间,用于增加透光性,所述金属框架上设有供液晶显示屏露出显示窗口,位于显示窗口处的液晶显示屏上设有透明导电薄膜,金属框架与显示屏表面的透明导电薄膜共同组成电磁屏蔽层。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框架的显示窗口上设有替代透明导电薄膜的导电玻璃。
作为改进,所述热敏电阻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设于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表面,热敏电阻为给导电镀层通电开关。
作为改进,所述棱镜膜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多排三菱镜,棱镜膜整体采用PET板制成。
作为改进,所示三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作为改进,所示三菱镜的截面远离基板的顶点为圆弧形。
作为改进,所述棱镜膜的基板贴合安装在背光板组件表面。
作为改进,所述导电镀层为ITO导电镀层,导电镀层的方阻小于20欧姆。
作为改进,所述导电镀层通过加热导线与热敏电阻组件的柔性电路板相连,通过设于柔性电路板上的温控模块控制加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澍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澍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4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