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5417.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青;姚玉柱;于希虎;陈亚霖;汤青;宋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托 真空产生器 储液槽 排液结构 托板 吸盘 本实用新型 对接孔 连接件移动 驱动机构 同步运动 托板移动 传统的 漏液孔 侧壁 滴落 负压 排出 试纸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液结构,该排液结构包括:支撑托、吸盘和真空产生器;其中,支撑托的上方设有托板;支撑托上开设有储液槽,并且,托板上设有若干漏液孔,用于将自试纸滴落的液体排入至储液槽内;支撑托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托和托板往复移动;支撑托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储液槽相连通的对接孔,真空产生器通过吸盘与对接孔对接且相连通,真空产生器用以对储液槽内提供负压,以使储液槽的液体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同步运动的支撑托和真空产生器拆分成为分离式的方式,真空产生器不随支撑托和托板移动,以便节省真空产生器及其连接件移动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该结构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液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检测液体装置可用于多项目的联合检测,检测液体装置上设有试纸卡板,该试纸卡板上设有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插槽,测试用的试纸条嵌于该试纸插槽内使用(即试纸条的大小与试纸插槽的大小相匹配)。当需要检测时,将检测液体装置自动依次移动至滴液位置进行滴液、检测位置进行试纸的分析检测以便实现对液体的检测,在进行移动的同时,其排液装置随检测液体装置同步移动,致使该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液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检测液体装置排液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液结构,该排液结构包括:支撑托、吸盘和真空产生器;其中,所述支撑托的上方设有托板;所述支撑托上开设有储液槽,并且,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漏液孔,用于将自所述托板的液体排入至所述储液槽内;所述支撑托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托和所述托板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支撑托和所述托板移动至所述吸盘的一侧进行排液;所述支撑托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槽相连通的对接孔,在所述支撑托与所述吸盘接触时,所述真空产生器通过所述吸盘与所述对接孔对接且相连通,以使所述吸盘吸附至所述支撑托的侧壁上,所述真空产生器用以对所述储液槽内提供负压,以使所述储液槽的液体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储液槽的底面为斜面或曲面,用于引导所述储液槽内的液体自远离所述吸盘的端部向靠近所述吸盘的端部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储液槽的槽深自远离所述吸盘的端部至靠近所述吸盘的端部逐渐变深。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真空产生器为蠕动泵,其泵管与所述吸盘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泵管输入端通过接头与所述吸盘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槽内的液体泵至所述储液槽外。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接头上设有支撑架,用于将所述吸盘和所述真空产生器固定至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储液槽内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液槽内液体的液面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液面位置;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真空产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真空产生器对所述储液槽内提供负压。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其中,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支撑托相连接,所述传动件用以将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转化为所述支撑托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排液结构,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和齿轮;其中,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托上;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并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齿条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5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板防错加样装置
- 下一篇:轮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