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接地装置用碳刷制备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6006.X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刘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恒基电碳厂 |
主分类号: | H01R43/12 | 分类号: | H01R4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高丽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腔 浮动模架 模体 上模 接地装置 高铁 碳刷 下模 制备 本实用新型 导线通孔 模腔形状 上模设置 下模固定 轴向设置 通孔式 上端 伸进 竖直 通孔 下沿 压粉 退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接地装置用碳刷制备工具,包括上模、下模、浮动模架、模体;浮动模架在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模体设置浮动模架的通孔内,模体沿轴向设置通孔式的模腔,上模初始的设置于模腔上方且形状与模腔相同,上模设置导线通孔,上模在外力的作用下伸进或退出模腔,下模固定,下模上端与模腔形状相同且设置于模腔内;压粉放置于模腔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刷制备技术,特备是一种高铁接地装置用碳刷制备工具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由于具有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舒适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电气化动车组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其运行速度高、开行密度大的特点对列车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车组合理优良的接地系统设计,是保证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旅客及司乘人员提供一个低压等电位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接地装置是动车组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动车电力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动车电流通过车轴及车轮导回轨道的功能。它能够防止工作电流或系统故障电流以及雷电电流通过轴承流向地面而使轴承被电蚀,用于改善车辆导电性能、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它的技术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用电系统的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
碳刷是接地装置的关键零部件,在高铁运行过程中,碳刷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地装置性能的优劣。如果碳刷磨损过快,不仅会影响碳刷的导电性能,同时产生的碳粉可能会进入动车组轴箱轴承处造成轴承割裂,进而影响轴承性能。如果碳刷在工.作时的温度过高,也会加快碳刷的磨损速度,并且温度会传递到碳刷架、摩擦盘或集电环,影响其工作性能。
传统接地电刷因产品尺寸大,导线多,所以生产工艺都是:压粉制备、刷体压制、高温热处理、刷体钻孔、导线装填。这种方法生产的电刷,导线与刷体的接触都是靠填塞铜粉的塑性变形将导线固定在刷体上,存在导线与刷体接触电阻大,且不稳定,电刷在大电流工况下,工作温升高,导致刷体异常磨损。同时导线在高铁高速运行时,震动大,填粉易松动,导致脱辫,电刷失效,从而导致机车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接地装置用碳刷制备工具,通过本装置和本方法生产的电刷有效的解决了脱辫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铁接地装置用碳刷制备工具,包括上模、下模、浮动模架、模体;浮动模架在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模体设置浮动模架的通孔内,模体沿轴向设置通孔式的模腔,上模初始的设置于模腔上方且形状与模腔相同,上模设置导线通孔,上模在外力的作用下伸进或退出模腔,下模固定,下模上端与模腔形状相同且设置于模腔内;压粉放置于模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导线和压粉一次压制成型,可以有效解决脱辫问题,同时使导线处连接强度高、电阻低,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高温发热问题;(2)制备流程简便,一次压制成型无需对刷体进行钻孔,实现可靠快速的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其中(a)为装料示意图,(b)为压制埋线示意图,(c)为剪线示意图,(d)为下冲顶出电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工艺对比示意图,其中(a)为更改前工艺流程示意图,(b)为更改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导线与刷体连接对比示意图,其中(a)为更改前成品结构示意图,(b)为更改后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恒基电碳厂,未经自贡恒基电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6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单压单穿塑壳套管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推胶壳辅助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