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6288.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杰;袁顺涛;王连成;郑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0/06;F25B41/06;F25B43/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 制冷系统 自复叠 温度检测元件 本实用新型 高压冷媒 控制元件 回气管 并联 回气 分离器 流量调节管路 控制器通讯 流量调节管 回气管路 节流降压 冷凝管路 冷凝蒸发 流量调节 输入管路 依次设置 占用空间 蒸发处理 蒸发冷凝 控制器 冷凝 毛细管 膨胀罐 降压 节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在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冷凝管路,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之间并联有节流降压管路和高压冷媒输入管路,在换热器上连接有对高压冷媒进行冷凝、降压节流、蒸发处理后回流到换热器的冷凝蒸发管路,在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连接有回气管路,在回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回气分离器和控制元件,在回气管路上并联有流量调节管路,在流量调节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毛细管,在蒸发冷凝回路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控制元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回气端增加膨胀罐,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低温(-60℃~-86℃)制冷领域采用的还是自复叠或者两级复叠制冷系统设计。而两级复叠制冷系统因为需要两套压缩机制冷系统其造价成本较高,因此自复叠系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也是一些企业选择的实施方案。
上述是自复叠系统的一些优势,其自身也存在着固有缺点。首先,自复叠系统的制冷剂是多元的,至少含有两种冷媒,因此在初始开机时存储空间温度较高,负荷很大,压缩机压力过高,电流过大。超出压缩机的使用工况。
目前对于这种状况一般的处理办法是在压缩机回气端增加大容积的膨胀罐来储存部分制冷剂,达到减小系统循环流量的作用,相应的,压缩机回气端进气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压缩机负荷,降低系统的总体压力。
由于其膨胀罐置于回气端,回气端的压力较小。在此状态之下,冷媒对应的密度较小,即膨胀罐的容积需要极大。以低压端存1g冷媒R170(乙烷)为例,其在0.25MPa压力下的气相密度是仅为4.75kg/m³,储存1g冷媒需要0.21m³,即210L。行业最大容积的超低温保存箱容积为950L,灌注量150g,体积大,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在压缩机回气端增加膨胀罐,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在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冷凝管路,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之间并联有对低压液体冷媒进行节流降压的节流降压管路和高压冷媒输入管路,在换热器上连接有对高压冷媒进行冷凝、降压节流、蒸发处理后回流到换热器的冷凝蒸发管路,在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连接有回气管路,在回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回气分离器和可控制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控制元件,在回气管路上并联有可调节回气流量的流量调节管路,在流量调节管路上设置有可与压缩机流量适配的流量调节毛细管,在所述蒸发冷凝回路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控制元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元件为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管路上设置有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降压管路上设置有高温毛细管。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冷凝管路包括与换热器出口连接的连接管和依次串联在连接管上的回热器、制冷毛细管和蒸发器,换热器出口与回热气入口连接,回热器出口与制冷毛细管连接,制冷毛细管出口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出口与回热器入口连接,回热气出口与换热器入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蒸发器后方的连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毛细管并联在所述电磁阀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6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