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8543.8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多多良辰哉;高木仁;盐泽和彦;早光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28;A47L5/06;H02K5/0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香花;黄纶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表面 叶轮基座 马达壳 筒部 叶轮 送风装置 轴向 毂部 马达 吸尘器 径向外表面相 本实用新型 径向内表面 径向内端部 位置处 上端 配置 筒状 轴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送风装置具有:具有轴的马达;固定于轴的叶轮;以及配置于马达的径向外侧的马达壳,叶轮具备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叶轮基座部,叶轮基座部具备固定于轴的毂部,马达壳具备从马达壳上表面的径向内端部向轴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上表面筒部,上表面筒部的径向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轴或毂部的径向外表面相对,上表面筒部的轴向上端配置于比叶轮基座部的轴向下端靠上方的位置且比轴承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以及具备送风装置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11-9389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往的电动送风机。该电动送风机具备:在底面中央部形成有第1轴承壳并内置有定子、转子以及换向器等马达部的马达框架;以及设置于马达框架的一端开口侧并在中央部形成有第2轴承壳的托架。而且,被第1轴承壳以及第2轴承壳支承的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将转子的轴的两端支承为能够旋转。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是在内圈与外圈之间配置有球的轴承,具有覆盖球、外圈以及内圈的上下的2个密封板。而且,第1以及第2轴承中的至少1个使一个密封板以与轴承的内圈非接触的方式配置。
这样,通过配置密封板,抑制了粉尘等进入轴承内。
但是,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11-9389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使用了与内圈非接触的密封板,对密封板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因此,在制造密封板时,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制造所涉及的劳力和时间增大。并且,另一个密封板是与内圈接触的结构,因此有可能因内圈与密封板的摩擦而使负荷增大,旋转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抑制异物进入轴承内的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具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叶轮,所述叶轮配置于马达的上方,并固定于轴;以及马达壳,所述马达壳配置于马达的径向外侧,马达具备对于所述马达壳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叶轮具备:叶轮基座部,所述叶轮基座部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扩展;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配置于叶轮基座部的上表面,叶轮基座部具备:毂部,所述毂部固定于轴;以及下表面凹部,所述下表面凹部通过叶轮基座部的下表面在比毂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向轴向上方凹陷而成,马达壳具备:马达壳上表面,所述马达壳上表面配置于比叶轮基座部靠下方的位置处,并在轴向上与叶轮基座部的下表面相对;以及筒状的上表面筒部,所述筒状的上表面筒部从马达壳上表面的径向内端部向轴向上方延伸,上表面筒部的径向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轴或毂部的径向外表面相对,上表面筒部的轴向上端配置于比叶轮基座部的轴向下端靠上方且比轴承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表面筒部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轴或所述毂部的径向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整个轴向区域中均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表面筒部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轴或所述毂部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表面筒部的径向内表面具备:第1内表面部,所述第1内表面部与所述轴或所述毂部的径向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整个轴向区域中均等;以及第2内表面部,所述第2内表面部与所述第1内表面部的轴向上端连接,所述第2内表面部与所述轴或所述毂部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基座部具备筒状的下表面突出部,所述筒状的下表面突出部配置于比所述上表面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并向轴向下方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表面突出部的径向内表面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扩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表面突出部的径向外表面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扩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表面突出部的轴向下表面与所述叶轮基座部的下表面连接,并沿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8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