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电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9948.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露;李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夹体 本实用新型 手术电刀 上支撑片 条形槽 电刀 夹杆 凸块 医疗器械技术 电源线末端 电源插头 横向开设 结构缺陷 使用不便 弹簧状 倒U形 铰接 中段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电刀。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电刀,包括电刀主体和凤尾夹,所述电刀主体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末端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源线中段呈弹簧状弯曲,所述凤尾夹包括呈倒U形的夹体和位于夹体两侧的夹杆,两根所述夹杆与夹体铰接,所述夹体包括上支撑片,所述上支撑片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横向开设有与电源线相匹配的条形槽,所述电源线卡设在条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结构缺陷导致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电刀。
背景技术
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点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电刀上连接有电源线,电刀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保证电刀具有足够的手术范围,电源线往往会有制作得比较长,从而导致电源线有很长一段拖在手术台上,容易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临床上,往往使用手术钳把电源线固定在手术台的台布上,这种方式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手术电刀,用来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结构缺陷导致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术电刀,包括电刀主体和凤尾夹,所述电刀主体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末端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源线中段呈弹簧状弯曲,所述凤尾夹包括呈倒U形的夹体和位于夹体两侧的夹杆,两根所述夹杆与夹体铰接,所述夹体包括上支撑片,所述上支撑片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横向开设有与电源线相匹配的条形槽,所述电源线卡设在条形槽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支撑片一侧一体成型有U形夹持器,所述U形夹持器上开设有与电源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电源线卡设在凹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电刀不使用时,可把电刀主体卡设在U形夹持器内,避免电刀随处放置导致电刀主体被污染。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刀主体两侧开设有与U形夹持器相匹配的卡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凹槽与U形夹持器相匹配,使得电刀主体可更加稳固地被夹持在U形夹持器上,实用性较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夹持器包括底板和两块相互对称的弧形板,所述底板与上支撑片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上部向中央靠拢、且上端向两侧张开,所述凹槽开设于弧形板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夹持电刀主体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夹持器下端面设有支撑板。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支撑板对凤尾夹左端进行支撑,避免在把电刀主体放置在U形夹持器上时,凤尾夹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向左倾翻,使得电刀主体掉落在手术台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为两块、且呈八字形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用于平衡凤尾夹的受力,避免在把电刀主体放置在U形夹持器上时,凤尾夹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前后倾翻,使得电刀主体掉落在手术台上,实用性较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弹簧状的电源线和凤尾夹配合,电源线可回缩,可避免电源线拖在手术台布上,造成手术污染,相对于现有使用手术钳固定的方式,使用更加方便;
2、U形夹持器可对电刀主体进行临时固定,避免电刀随处放置导致电刀主体被污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电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电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9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