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状工件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0738.6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8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姚素芹;俞浩荣;徐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状工件 轴套 轴体 工装 非加工面 可加工性 同轴安装 新型工装 暴露孔 贴合 种盘 装夹 标准化 显露 加工 | ||
本新型涉及一种盘状工件的工装,包括轴体与轴套,盘状工件同轴安装于轴体与轴套之间,轴套上开有显露盘状工件加工面的暴露孔,盘状工件的非加工面与轴体、轴套贴合。本新型工装标准化了盘状工件的装夹过程,方便定位,改善了盘状工件的可加工性。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状工件的工装。
背景技术
蝶形盘状零件通常是双斜面的薄壁件,车床上加工时用通用夹具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无法装夹。
薄壁件的变形一般表现为体积的胀大或缩小,同时伴随着弯曲、扭曲、椭圆、翘曲等变形。影响薄壁件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工件壁薄,导致整个切削系统刚性较差,在装夹工件时容易产生变形,切削加工中容易产生震动,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二是因工件较薄,切削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力对其影响较大,热胀冷缩引起工件产生变形,从而使工件尺寸难以控制。
因此,需要对盘状工件的车加工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状工件的工装,包括轴体与轴套,盘状工件同轴安装于轴体与轴套之间,轴套上开有显露盘状工件加工面的暴露孔,盘状工件的非加工面与轴体、轴套贴合。
进一步,所述轴体包括安装部、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轴套通过连接部与轴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轴体通过定位部与盘状工件贴合。
更进一步,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体与轴套之间通过一径向销钉锁定。
进一步,所述轴体上位于轴套的一侧开有同轴进刀孔。
更进一步,所述进刀孔为盲孔。
本新型工装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工装标准化装夹过程,方便、快捷,而且夹持精度高,工装通过轴向夹持和端面贴合,提高了工件加工时的刚性,降低了加工时薄壁件的变形和震动,改善了可加工性,提高了加工的表面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新型工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见图1,一种轴向夹持工装,包括轴体1与轴套2,轴体1与轴套2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固定连接,盘状工件3安装于轴体1与轴套2之间,盘状工件3轴向受力,盘状工件3的非加工面与轴体1、轴套2贴合,提高了加工刚性,使得盘状工件3加工时不易变形、震动。
参见图2,上述轴体1包括安装部11、连接部12和定位部13,连接部12位于安装部11与定位部13之间,安装部11用于装配到车床卡盘上,盘状工件3通过定位部13与轴体1贴合。轴体1通过连接部12与轴套2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通过一径向销钉锁定,防止在车加工时出现松动,同时便于工装的拆装。为了方便对盘状工件3进行镗孔,所述定位部13开有同轴的进刀孔14,该进刀孔14为盲孔,方便加工的同时保证轴体1的刚性,增强了轴体1的强度和耐用性。
轴套2上开有显露盘状工件加工面的暴露孔21,使得盘状工件3暴露的车刀下。
参见图1,使用时,工装通过安装部11固定在车床卡盘上,工装可随车床卡盘转动,获得动力;盘状工件3安装于轴体1与轴套2之间,盘状工件3轴向受力,盘状工件3的非加工面与工装贴合,增强了盘状工件3的刚性,提高了可加工性;盘状工件3的加工面通过暴露孔21暴露在车刀下,方便车削、镗孔等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0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双向装夹刀具的反向动力头
- 下一篇:一种内撑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