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距螺旋桨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1160.6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齐维维;张黎;邵丹阳;张琼;刘丹;孙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30 | 分类号: | B64C11/30;B64C11/44;B64C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轴 翼肋片 弹性蒙皮 变距螺旋桨 撑件 翼型 飞行状态 套在 电机 本实用新型 空气动力面 飞行性能 间距均匀 空气动力 随意调节 飞行安全 高载荷 螺旋桨 飞行器 桨距 桨毂 内端 迎角 预设 定型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距螺旋桨及无人机,所述变距螺旋桨包括支撑轴、多组翼型撑件和弹性蒙皮,支撑轴的内端和飞行器的桨毂连接,多组翼型撑件间距均匀地设置在支撑轴上,每组翼型撑件包括翼肋片和电机,翼肋片套在支撑轴上,电机设置在支撑轴上,弹性蒙皮的两端分别套在支撑轴的内外两端的翼肋片上形成空气动力面,翼肋片拉动弹性蒙皮改变作用在弹性蒙皮表面的空气动力。由于每个翼肋片均可根据预设的数据随意调节迎角角度,且调节后角度可定型不动,实现了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螺旋桨精确控制桨距的效果,无人机在高载荷、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定飞行状态时确保了对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精确控制和确保飞行安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距螺旋桨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螺旋桨的桨叶都与旋转平面有一个倾角,变距螺旋桨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倾角的角度,变距螺旋桨是随着飞机飞行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螺旋桨的桨距,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从发动机那里得到全部有效功率。采用变距桨后,螺旋桨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与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便合成一条曲线,因而就再没有任何由于螺旋桨“变重”或“变轻”而造成的附加功率损失。所以变距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最充分地利用发动机的有效功率,目前的无人机所采用的变距螺旋桨,其桨叶的桨距角沿半径方向的分布均为固定规律,即仅能够进行整体变距,无法在实现整体变距的同时还能实现局部变距。
无法实现局部变距情况下,存在无人机在高载荷、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定飞行状态时无法达到对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需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距螺旋桨及无人机,用以解决现有螺旋桨存在的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距螺旋桨,所述变距螺旋桨包括支撑轴、多组翼型撑件和弹性蒙皮,支撑轴的内端和飞行器的桨毂连接,多组翼型撑件间距均匀地设置在支撑轴上,每组翼型撑件包括翼肋片和用于驱动翼肋片调整迎角角度的电机,翼肋片设有通孔,翼肋片通过通孔套在支撑轴上,电机设置在支撑轴上,电机和飞行器的控制器连接,弹性蒙皮的两端分别套在支撑轴的内外两端的翼肋片上形成空气动力面,翼肋片拉动弹性蒙皮改变作用在弹性蒙皮表面的空气动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轴上设有多组卡槽,每组卡槽设置在翼肋片的左右两侧,翼肋片通过卡槽和卡环的配合定位在支撑轴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支撑轴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翼肋片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回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为蜗轮,所述第二齿轮为蜗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为空心蜗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翼肋片和第一齿轮一体形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座呈“L”形,所述电机座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螺钉与电机和支撑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变距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每个翼肋片均可根据预设的数据随意调节迎角角度,且调节后角度可定型不动,实现了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螺旋桨精确控制桨距的效果,无人机在高载荷、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定飞行状态时确保了对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精确控制和确保飞行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侧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蒙皮未套在翼肋片上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蒙皮套在翼肋片上后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复合材料舵面泡沫尾缘结构
- 下一篇:一种襟缝翼时序逻辑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