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波立体演示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1326.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5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丹;刘贵忠;高静怀;佘翼翀;段宏凯;杨白雪;谢宝林;吉羽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箱 电机 立体演示 地震波 固定板 凸块 直杆 纵波 轴承 本实用新型 垂直固定 电机固定 面板表面 模拟地震 同步轮 横波 下端 一轴 轴杆 转轴 认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立体演示台,包括玻璃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玻璃箱内部设有一面板,面板表面上固定安装一直板,玻璃箱内部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一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轴承,轴承的内环中均垂直固定安装一直杆,直杆中间均固定安装一同步轮,直杆下端均固定安装一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外圈面上均固定安装一弧形的第一凸块,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玻璃箱的右侧面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一轴杆,轴杆上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上均固定安装一弧形的第二凸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的模拟地震时产生的横波和纵波,以及能快速的横、纵波所造成的破坏,增加了人们的认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演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震波立体演示台。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每年因为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我国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5%,因而地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地震常用震级来表示强度,他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的多少来确定的。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数有震级、震源深度、地面的状况等。烈度一般有12个等级,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灾害的基本参数,但是由于地震灾害的特殊性,使我们不能直观的对地震灾害有所了解,不能正确的认识地震。地震虽然无法抗拒的,但是只要公众能够正确的掌握应对地震灾害的知识,对于挽救生命和保护财产安全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直观的展示地震震波运动的模拟演示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模拟出地震时产生的横波和纵波,以及能快速的知道横、纵波所造成的破坏,增加了人们认知的地震波立体演示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震波立体演示台,包括玻璃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玻璃箱内部设有一面板,面板表面的左侧处垂直固定安装一直板,玻璃箱内部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一固定板,固定板与面板之间平行设置,固定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轴承,轴承的内环中均垂直固定安装一直杆,直杆均垂直向下延伸,直杆中间均固定安装一同步轮,直杆下端均固定安装一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外圈面上均固定安装一弧形的第一凸块,每个第一圆盘上的第一凸块的分布位置均不同,第一圆盘的外圈面均与直板的左侧面相抵,玻璃箱右侧面上设有一通孔,通孔设置于面板下端,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玻璃箱的右侧面上,第二电机的转轴穿过通孔延伸至玻璃箱内部,并横向固定安装一轴杆,轴杆上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外圈面均与面板的底面相抵,第二圆盘上均固定安装一弧形的第二凸块,每个第二圆盘上的第二凸块的分布位置均不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面板上端固定安装一沙盘,面板左右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弹簧,弹簧一端均与玻璃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端,第一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根直杆固定连接,一个以上的同步轮上盘绕设有一同步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玻璃箱上端设有一打开或者密封玻璃箱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模拟出地震时产生的横波和纵波,以及能快速的知道横、纵波所造成的破坏,增加了人们的认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1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质实体演示沙盘电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末制导炮弹示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