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散膜片及指纹识别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3030.6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焉逢运;孙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伟;李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膜片 指纹识别组件 本实用新型 扩散粒子 填充 光学指纹 相邻设置 不重叠 承载体 空置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膜片及指纹识别组件,该扩散膜片包括:沿厚度方向具有多个设置层的承载体,每个设置层上均配置有多个分布有扩散粒子的填充区域和多个未分布扩散粒子的空置区域,相邻设置层上的填充区域至少存在部分区域不重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散膜片以及指纹识别组件,使屏下光学指纹在LCD显示屏中的运用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膜片,以及应用或配置有扩散膜片的指纹识别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屏下光学指纹多运用在OLED显示屏中,在LCD显示屏中鲜有应用。原因是LCD显示屏背光中存在使光散射而变得显示均匀的扩散膜片。而经手指反射回来的光因为经过扩散膜片所变成的无序散射光线,难以在LCD显示屏下方的光感元件中成像。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膜片,以及运用或配置有该扩散膜片的指纹识别组件,从而使屏下光学指纹在LCD显示屏中的运用成为可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扩散膜片,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沿其厚度方向具有多个设置层,每个所述设置层上均配置有多个分布有扩散粒子的填充区域和多个未分布扩散粒子的空置区域;其中,相邻所述设置层上的填充区域至少存在部分区域不重叠。
优选地,其中任意一个所述设置层上的填充区域朝向与该设置层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设置层的投影,至少有部分投影区域位于该另一个所述设置层上的填充区域的范围外。
优选地,其中任意一个所述设置层上的空置区域和与该设置层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设置层上的填充区域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承载体为单层结构,从而所述承载体具有相背对的两个表面,两个所述表面分别限定两个所述设置层;或者,
所述承载体为多层结构,从而所述承载体具有多个表面,多个所述表面分别限定多个所述设置层。
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包括:
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扩散膜片;其中,所述承载体及相邻所述设置层上的空置区域形成能供光以无扩散的形式透过的入射路径;
位于所述扩散膜片一侧的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入射路径相对应;
光感元件,其与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扩散膜片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扩散膜片的交点位于所述空置区域上,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射路径射出时与所述扩散膜片的交点亦位于所述空置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扩散膜片之间成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0°小于90°。
优选地,所述承载体及相邻所述设置层上的空置区域还形成能供光以无扩散的形式透过的回射路径;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手指反射后的回射光至少部分的经所述回射路径到达所述光感元件。
优选地,所述回射光与所述扩散膜片的交点位于所述空置区域上,所述回射光经所述回射路径射出时与所述扩散膜片的交点亦位于所述空置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回射光与所述扩散膜片之间成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0°小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3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亮斑的直下式玻璃扩散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反光玻璃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