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环境工程淡水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5880.X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猛;晁中芳;徐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猛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器 固定块 环境工程 左右两侧 长方体状 螺纹连接 取样装置 质量检测 橡胶筒 支棒 支杆 橡胶 底部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 浮力箱体 检测领域 控制装置 两侧延伸 有效解决 固定套 进水泵 两端部 排水泵 外端部 橡胶板 竖向 粘接 容纳 侧面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检测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工程淡水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潜水器不易被回收的问题。其结构包括潜水器,所述的潜水器上设有控制装置、GPS定位装置、容纳箱体、浮力箱体、排水泵和进水泵;潜水器前后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分别呈长方体状,并分别在左右两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橡胶支棒,橡胶支棒的外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出潜水器的侧面;潜水器底部中心位置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块分别呈长方体状,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竖向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底部固定套置有橡胶筒,所述的橡胶筒左右两侧分别粘接有弧形的橡胶板。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环境工程淡水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产品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使得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人们不得不引起重视。环境污染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为了保证人类和生物生存水质的安全,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定期对淡水的水质进行质量检测。专利号为201720257019.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淡水质量检测取样装置,该环境工程用淡水质量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潜水器,设置在所述潜水器内的多个浮力箱体;以及多个容纳箱体,还包括与所述每个容纳箱体连接的第一进水泵及第一排水泵;以及与每个浮力箱体连接的第二进水泵及第二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潜水器内的GPS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采集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进水泵在容纳箱体内充入采集的样品,并控制所述第二排水泵排出浮力箱体内等量的水。
上述结构的取样装置,方便了采集样品,且可以采集不同深度的水的样品。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缺陷:1.由于淡水区域地下环境复杂,存在污泥、水草等杂物,潜水器在下潜或者行进的过程中,容易被水草缠住或者陷在水下的污泥中,导致潜水器不能回收;2.如果潜水器自身发生故障,也会导致无法回收的问题,而潜水器上没有设置与外部连通的用于标识和牵拉回收的结构。导致对潜水器打捞时需要人工下水,打捞难度极大。而如果直接在潜水器上栓系系绳对潜水器进行牵拉,是对潜水器进行的倾斜牵拉,被水草或者污泥陷住后,也很难将潜水器拉出水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基于环境工程淡水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该装置在前后两侧和底部分别设有阻挡和支撑结构,可以前后顶住水草,并在底部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标示和牵拉结构,有效解决潜水器不易被回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淡水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其结构包括潜水器,所述的潜水器上设有控制装置、GPS定位装置、容纳箱体、浮力箱体、排水泵和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水器前后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分别呈长方体状,并分别在左右两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橡胶支棒,橡胶支棒的外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出潜水器的侧面;所述的潜水器底部中心位置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块分别呈长方体状,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竖向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底部固定套置有橡胶筒,所述的橡胶筒左右两侧分别粘接有弧形的橡胶板;
所述的潜水器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的第一套环上套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的第二套环与伸缩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伸缩组件上端部固定设有第三套环,所述的第三套环与上方的第四套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套环与浮球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环上与系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系绳从第四套环向右伸出并在末端设有固定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猛,未经张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5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