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6746.1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2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史庭飞;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7/08;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欢;刘芳 |
地址: | 312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支架 线圈组 电磁炉 线圈盘 底壳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驱动装置 加热盲区 加热效果 加热效率 均匀加热 可转动 锅具 磁场 转动 驱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炉,包括底壳(10)和盖设在底壳(10)上的面板(20),底壳(10)内设置有线圈盘和电路板(70),线圈盘包括可转动的磁性支架(30)、线圈组(50)和驱动装置(60);线圈组(50)位于磁性支架(30)的上方,驱动装置(60)与磁性支架(30)连接,用于驱动磁性支架(30)相对于线圈组(50)转动;线圈组(50)的引线位于线圈组(50)的远离磁性支架(30)的一侧,并经由磁性支架(30)的外侧连接至电路板(70)。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线圈盘产生的磁场均匀分布在锅具上,从而实现电磁炉的均匀加热,避免产生加热盲区,提高加热效率,优化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具有快速加热、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现有的电磁炉内部设置有线圈盘,在电磁炉加热时,电流流经线圈盘内的线圈并产生磁场,磁场的磁感线穿过导磁材料(例如铁质)的锅具时,磁感线切割锅具从而产生多个涡流,涡流与锅具碰撞摩擦从而生热以达到加热锅内食物的目的。其中,线圈一般设置在电磁线圈盘上,电磁线圈盘通常包括盘架和铁氧体的磁条。磁条呈辐射状设置在盘架一侧的表面,线圈则盘绕在磁条上,磁条用于对线圈产生的磁感线起到引导作用,使其作用于锅具。
然而在目前的电磁炉线圈盘中,不同位置的磁条分布情况并不相同,因此线圈产生的磁场在锅具上分布不均匀,导致电磁炉对锅具的加热不均匀,降低了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使得线圈盘产生的磁场均匀分布在锅具上,从而实现电磁炉的均匀加热,避免产生加热盲区,提高加热效率,优化加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和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和电路板,线圈盘包括可转动的磁性支架、线圈组和驱动装置。
线圈组位于磁性支架的上方,驱动装置与磁性支架连接,用于驱动磁性支架相对于线圈组转动。
线圈组的引线位于线圈组的远离磁性支架的一侧,并经由磁性支架的外侧连接至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磁性支架可转动的设置在线圈组的下方,利用驱动装置带动磁性支架相对于线圈组转动,从而保证磁性支架上的磁性区域和非磁性区域能够均匀分布在线圈组以及电磁炉上方的加热锅具上,从而保证磁性支架对线圈组产生的磁场具有均匀稳定的导磁效果,使得磁场能够均匀分布在加热锅具上,从而提高加热锅具的加热均匀性,避免产生加热效率较低的加热盲区,或者避免出现局部锅体温度较高而发生的粘锅或糊锅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电磁炉的加热效率,同时优化其加热效果。并且,通过将线圈组的引线设置在远离磁性支架一侧以及磁性支架的外侧,避免磁性支架转动时影响线圈组的正常引线设置,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引线包括从线圈组内侧引出的内侧引线和从线圈组外侧引出的外侧引线;
内侧引线和外侧引线均位于线圈组的远离磁性支架的一侧。
通过将线圈组的内侧引线和外侧引线均设置在线圈组远离磁性支架的一侧,避免磁性支架在转动过程中,影响引线的正常安装和使用,从而保证线圈组和电磁炉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磁性支架和线圈组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架,绝缘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穿出外侧引线和内侧引线的引线口,内侧引线由线圈盘的远离磁性支架的一侧引出,朝引线口延伸并由引线口穿出。
引线口高于磁性支架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6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