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程障碍现象自动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9942.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5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镇原县气象局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膜 检测膜 膜结构 转动柱 自动观测装置 信息存储器 摄像头 观测装置 结构内腔 障碍现象 并绕 穿入 视程 拍照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连接 一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 传动连接 第二检测 定时转动 固定底座 容纳空间 信息传递 暴露 步数 内座 正对 储存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视程障碍现象自动观测装置,包括送膜结构、收膜结构、检测膜以及观测装置,送膜结构固定在送膜固定底座上,收膜结构内腔中设置有一转动柱,转动柱与收膜结构内腔壁之间形成第二检测膜容纳空间,转动柱与一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步进电机能定时转动固定步数,使转动柱随转固定角度,检测膜一端穿入送膜结构并绕在送膜内座上,另一端穿入收膜结构并绕在收膜结构的转动柱上,送膜结构和收膜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送膜结构和收膜结构之间的检测膜部分暴露在外,观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信息存储器,摄像头的镜头正对着靠近收膜结构一侧的暴露在外的检测膜,并定时对检测膜进行拍照,拍照信息传递至信息存储器储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视程障碍现象自动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2014年以来,雾、轻雾、霾、扬沙、浮尘、沙尘暴6类视程障碍现象由业务系统自动判断识别并记录,取消了人工观测。业务运行实际显示,由于仪器工作原理、观测方式、参数设置等原因,自动观测结果与人工观测相比有较大差异。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展了视程障碍现象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的对比研究,分析指出了自动站在判识视程障碍现象中存在的缺陷,总结了霾现象判识区分等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大气中有污染性气溶胶粒子。以庆阳市为例,庆阳市在能见度仪安装以前,天气现象人工观测阶段,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霾记录。自动观测以后,正式的霾记录仅有16d,均出现在离城区较近的西峰基准站。而在地面测报业务中,各站霾记录出现的频次极多,且为明显误判:大量的轻雾被误判为霾,观测场周边居民生活炊烟、焚烧垃圾等原因出现的局地烟幕,均使得自动站产生大量的霾记录,需要观测员频繁处理,增加了业务工作量。因此,统计归纳自动站发生误判霾的各类情况,分析误判原因,总结业务处理方法,得到用于实际业务工作的定量化结论,对提高台站综合气象观测水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地面气象测报软件(ISOS)根据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24h变温四项要素,综合判别雾、轻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6类现象。
在轻雾的生成和消亡阶段,较短时段内能见度低于7.5km,相对湿度小于80%,系统判识的霾通常为明显的误判。观测场位于山区地段的测站,由于受地形影响,轻雾在抬升或下沉过程中,能见度忽高忽低,相对湿度忽大忽小,自动站判识的轻雾和霾交替出现,人工处理业务量极大。人工干预处理的依据,是根据轻雾的延续性,例如夜间出现雾或轻雾,日出后随湿度下降,能见度逐渐升高,接近7.5km但并未达到7.5km以上,而相对湿度已经小于80%,此时系统判识的霾,实际为轻雾。观测人员的操作为:能见度分钟数据维持不变,人工删除霾记录,维持自动站的轻雾记录,并备注说明人工目测的实际情况。
自动气象站对沙尘类天气现象的判识,除湿度条件外,增加了风速因子,浮尘同时还需要通过24h变温来界定。系统机械的定量判定方式,极易使沙尘天气误判为霾。查阅文献资料,有大范围明显沙尘天气被大多数台站的记录为霾的实例:2015年2月22日辽宁省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且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过程,25个台站将扬沙误识为霾。因锋面过境,短时内风速增大而产生的扬沙,或从台站上游地区经气流传播而来的浮尘,都有可能出现因判识条件未达到自动站默认的阈值而被错判为霾。和轻雾一样,在浮尘、扬沙形成或结束前后,相对湿度达到40%以上,能见度未超过7.5km的阶段,自动站均会出现霾记录。沙尘类天气误判为霾,处理方法与轻雾误判为霾相似,值班员需要及时人工删除误判的霾记录,根据目测结果,在定时观测时次订正天气现象记录,并进行相关备注,自动站正常采集的能见度分钟数据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镇原县气象局,未经甘肃省镇原县气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9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的铁路安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镭射图案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