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配线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0625.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1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仓(上海)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9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抽拉 光纤配线 光纤尾纤 翻转板 熔纤盘 导轨 合页 本实用新型 抽拉组件 翻转组件 光纤跳线 盖板 过线孔 进线 光缆 上下双层结构 操作空间 导轨移动 功能区域 光纤接头 光线路径 翻转 进缆口 框结构 熔接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框,包括外壳、抽拉组件以及翻转组件;外壳包括盖板及两条导轨,导轨与盖板之间设有进缆口,一个进缆口供光纤跳线进入,另一个进缆口供进线光缆进入;抽拉组件包括抽拉托盘,抽拉托盘放置于导轨上并沿导轨移动;抽拉托盘上设有光纤接头,用于将光纤跳线与光纤尾纤进行连接;抽拉托盘上还设有合页,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板,设置于抽拉托盘上并通过合页与抽拉托盘连接,翻转板通过合页进行翻转;翻转板上设有过线孔及熔纤盘,过线孔供光纤尾纤从抽拉托盘进入熔纤盘内,熔纤盘对进线光缆与光纤尾纤进行熔接。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框结构简单,采用上下双层结构隔离不同的功能区域,操作空间大,光线路径独立互不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框。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建设的发展,光纤配线系统中光纤密度不断提高,现有的光纤配线子框在结构设计、外形尺寸、线序管理、维护操作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光纤配线子框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技术瓶颈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框,包括外壳、抽拉组件以及翻转组件;
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上部的盖板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两条导轨,每条导轨与所述盖板之间均设有进缆口,其中一个进缆口用于供光纤跳线进入所述光纤配线框内,另一个进缆口用于供进线光缆进入所述光纤配线框内;
所述抽拉组件包括抽拉托盘,所述抽拉托盘用于放置于所述两条导轨上并沿导轨进行移动;所述抽拉托盘上设有光纤接头,所述光纤接头用于将所述光纤跳线与光纤尾纤进行连接;
所述抽拉托盘上还设有合页,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设置于所述抽拉托盘上并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抽拉托盘连接,所述翻转板用于通过所述合页进行翻转;
所述翻转板上设有过线孔以及熔纤盘,所述过线孔用于供所述光纤尾纤从所述抽拉托盘进入所述熔纤盘内,所述熔纤盘用于对所述进线光缆与所述光纤尾纤进行熔接。
较佳地,所述翻转板上还设有绕纤轮以及齿形卡槽,所述进线光缆用于经绕纤轮盘绕后固定在所述齿形卡槽中之后,再绕至所述熔纤盘内。
较佳地,所述光纤接头包括LC双联法兰(一种光纤接头的具体类型)。
较佳地,所述翻转板的侧边还设有限位板,用于对所述翻转板的翻转进行限位。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两个侧边还分别设有安装挂耳。
较佳地,所述抽拉托盘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拉手。
较佳地,所述抽拉托盘上还设有扎线齿,所述扎线齿用于绑扎固定所述光纤跳线。
较佳地,所述合页为阻尼合页。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框结构简单,采用上下双层结构隔离不同的功能区域,操作空间大,光线路径独立互不影响,并且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框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框的抽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框的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框在翻转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走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仓(上海)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藤仓(上海)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0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