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油缸同步升降的液压控制系统及集成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1284.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杰;牛连防;鲁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F15B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油缸 集成阀组 可调节流阀 压力补偿阀 补偿阀 弹簧腔 液压控制系统 升降 电磁开关阀 同步升降 三通 本实用新型 回油通道 控制阀组 进油口 有压力 悬挂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油缸同步升降的液压控制系统及集成阀组,集成阀组包括一个三通补偿阀和四组电磁开关阀、可调节流阀、压力补偿阀,集成阀组的进油口分别通过每组的电磁开关阀与对应的可调节流阀相连,每个可调节流阀后对应安装有压力补偿阀;四组压力补偿阀的非弹簧腔与对应的可调节流阀的出口相连;四组压力补偿阀的弹簧腔均与三通补偿阀的弹簧腔相连,三通补偿阀的非弹簧腔与集成阀组的回油通道相连通。液压控制系统中,每组的压力补偿阀通过一个悬挂控制阀组与对应的悬挂油缸连接;能够实现悬挂油缸同时升降,单个悬挂油缸升降以及两两悬挂油缸升降,快速的实现车辆不同姿态的调整,提高了车俩操作控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悬挂油缸同步升降的液压控制系统及集成阀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悬挂系统多数采用油气悬挂,在不同的路况下,可以对悬挂进行调整,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现有的车辆悬挂系统由于无同步控制设计,调整悬挂时往往出现无法快速调整到位,严重影响车辆的操作控制性能。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方案无悬挂油缸同步设计,各悬挂油缸之间采用管路自由分流连接,由于各个悬挂承受的负载不一样,导致两个及两个以上悬挂油缸同时动作时,同步性极差,且无调速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油缸同步升降的液压控制系统及集成阀组。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阀组,包括一个三通补偿阀和四组电磁开关阀、可调节流阀、压力补偿阀,
集成阀组的进油口分别通过每组的电磁开关阀与对应的可调节流阀相连,每个可调节流阀后对应安装有压力补偿阀;
四组压力补偿阀的非弹簧腔与对应的可调节流阀的出口相连;
四组压力补偿阀的弹簧腔均与三通补偿阀的弹簧腔相连,三通补偿阀的非弹簧腔与集成阀组的回油通道相连通。
所述三通补偿阀的进油口通过回油通道与集成阀组的进油口相连通,三通补偿阀的出油口与集成阀组的回油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成阀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力补偿阀后设置有单向阀,用于获取最大值负载,作用于该压力补偿阀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集成阀组、四个悬挂控制阀组,四个悬挂油缸;
所述集成阀组每组的压力补偿阀通过一个悬挂控制阀组与对应的悬挂油缸连接;
所述电磁开关阀,用于控制每组油路的通断;
所述可调节流阀,用于根据实际需求,对悬挂油缸的运行速度进行调节;
所述压力补偿阀,用于实现阀后补偿,保证每个可调节流阀前后的压差相等;当调节每个可调节流阀通流面积相等时,通过每个节流阀流量相等且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进而保证悬挂油缸的同步动作;
所述三通补偿阀,用于保证系统压力与实际负载需求压力一致,调速时无额外的压力损失,系统工作能耗低。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控制阀组中包括中位机能0型的三位四通阀,用于通过所述三位四通阀通电换向,控制对应悬挂油缸的伸出与缩回。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液压油箱、泵、卸荷阀组,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通过泵和油路连通卸荷阀组的进油口,卸荷阀组的出油口与集成阀组的进油口相连通,集成阀组的回油通道通过三通补偿阀与液压油箱的回油口相连通,所述卸荷阀组的回油口与液压油箱的回油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还设置有回油过滤器,用于对回流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1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