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用于汽车智能灯具的AFS左右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1566.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邵南南;吕翔;洪燕;马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组件 近光 智能灯具 左右调节 汽车智能 支架 左右调节机构 灯具 电机 灯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活动式嵌套 驾驶员眼睛 电机布置 空间不足 组件包括 灯罩 上端 活动式 旋转轴 勾套 拉绳 下端 旋轴 疲劳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汽车智能灯具的AFS左右调节机构,所属汽车智能灯具技术领域,包括智能灯具支架,智能灯具支架前端设有灯罩,智能灯具支架内设有智能灯具本体。智能灯具本体包括近光透镜组件,近光透镜组件下端设有与近光透镜组件相活动式嵌套连接的AFS左右调节组件,AFS左右调节组件与近光透镜组件间设有旋转轴,近光透镜组件上端设有限位旋轴。AFS左右调节组件包括左右调节电机,左右调节电机上设有若干与近光透镜组件相活动式勾套的拉绳。具有结构紧凑、占地小、成本低、旋转灵活、寿命长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内部电机布置局限性的问题。避免空间不足,方便安装。同时防止了驾驶员眼睛疲劳,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汽车智能灯具的AFS左右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AFS为弯道辅助照明系统。传统智能前灯AFS系统调节机构,结构复杂、无法实现汽车车型高配、低配转换、空间大、成本高及易于磨损等不足。现有AFS调节机构为电机球头与球头套直接相连结构,对于电机和近光组安装支架装配精度要求高,且电机布置位置相对局限,当灯具装配不完善情况下,会出现卡死现象,也会因为振动导致配合精度失效、配合结构断裂等现象。
针对上面存在问题,公司研发了一种AFS左右调节机构,可以解决电机布置局限,避免空间不足,同时提高调节机构的相对装配精度要求,也可提高整灯质量。在现有技术基础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技术创新,生产的AFS调节机构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和车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显著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不仅如此,AFS控制模块还能保证在颠簸路面和短时间的路面冲击下,前照灯照射距离不会进行频繁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空间大、成本高及易于磨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运用于汽车智能灯具的AFS左右调节机构,其结构紧凑、占地小、成本低、旋转灵活、寿命长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内部电机布置局限性的问题。避免空间不足,方便安装。同时防止了驾驶员眼睛疲劳,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运用于汽车智能灯具的AFS左右调节机构,包括智能灯具支架,所述的智能灯具支架前端设有灯罩,所述的智能灯具支架内设有与智能灯具支架相活动式卡嵌连接的智能灯具本体。所述的智能灯具本体包括近光透镜组件,所述的近光透镜组件下端设有与近光透镜组件相活动式嵌套连接的AFS左右调节组件,所述的AFS左右调节组件与近光透镜组件间设有旋转轴,所述的近光透镜组件上端设有限位旋轴。所述的AFS左右调节组件包括左右调节电机,所述的左右调节电机上设有若干与近光透镜组件相活动式勾套的拉绳。
作为优选,所述的近光透镜组件包括透镜安装支架,所述的透镜安装支架内设有与灯罩相限位套接的近光透镜灯,所述的透镜安装支架下端设有与旋转轴相活动式套接的转向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座与拉绳间设有调节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支架上设有与拉绳相套的拉绳护套,所述的拉绳护套与左右调节电机间设有拉绳护套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透镜安装支架两侧端均设有若干与透镜安装支架相连通的散热槽。防止近光透镜灯长时间照明,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引起温升。起到通风散热,提高使用周期,延长近光透镜灯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右调节电机外围设有与智能灯具支架呈一体化的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位于智能灯具支架侧下端。解决了内部电机布置局限性的问题。避免空间不足,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灯罩上设有若干呈竖直状且呈等间距排列的聚光板。采用聚光板,达到对光束导向的作用,提高照明亮度,确保了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显著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1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