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刹车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2574.9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熊金凤;卞荣花;周同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通道 汽车刹车 主通道 钳体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活塞腔 刹车钳 制动片 连通 感应开关组件 保障汽车 滑动连接 缓冲机构 活塞顶部 刹车失灵 使用寿命 形变缓冲 中段位置 主体内部 海绵层 进油管 形变 弹簧 套管 漏油 制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钳体,包括刹车钳主体,所述刹车钳主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侧与进油管连通,所述主通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支通道,且主通道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支通道,所述第一分支通道和第二分支通道均与活塞腔连通,所述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第一分支通道和第二分支通道的中段位置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二分支通道内设置有感应开关组件,所述活塞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套管。本实用新型依靠海绵层和弹簧的形变缓冲,减缓汽车刹车钳体的损坏,并可对制动片进行降温,提高制动片的使用寿命,也可有效避免活塞因长期使用形变漏油,导致刹车失灵现象,保障汽车制动有效、停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钳体,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刹车系统又称汽车制动系统,刹车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目前,国内各家汽车厂商在中小型成品商品车上使用较多的为前盘后鼓式刹车系统,部分车型为四轮盘式刹车,相对于鼓式刹车,盘式刹车在技术上更为先进,质量上更为轻量化,散热性能、制动性能及复杂天气与路况的适应性能更为优良,而刹车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则是汽车刹车钳体。现有的汽车刹车钳体皆为通过液压推动活塞进行刹车,而目前的活塞刹车在制动高速移动的刹车片时,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活塞偏移现象,从而导致漏油,导致刹车不灵,刹车效果不好的现象;其次,在进行刹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刹车片和制动片皆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降低刹车片和制动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安装制动系统时,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导致两个活塞相互撞击而损坏现象,且高速进入的液压油,因速度快而导致液压油通道管与活塞腔之间的连接处产生巨大的冲撞力,从而加快汽车刹车钳体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依靠海绵层和弹簧的形变缓冲,减缓汽车刹车钳体的损坏,并可对制动片进行降温,提高制动片的使用寿命,也可有效避免活塞因长期使用形变漏油,导致刹车失灵现象,保障汽车制动有效、停驶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刹车钳体,包括刹车钳主体,所述刹车钳主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侧与进油管连通,所述主通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支通道,且主通道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支通道,所述第一分支通道和第二分支通道均与活塞腔连通,所述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第一分支通道和第二分支通道的中段位置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二分支通道内设置有感应开关组件,所述活塞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刹车钳主体内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滑杆,两个活塞通过套管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碰撞装置,所述刹车钳主体两侧的底部设置有降温装置。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下支撑筒、第一弹簧、上支撑筒和弧形橡胶层,所述下支撑筒设置在刹车钳主体上,且所述下支撑筒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上支撑筒,所述上支撑筒可在下支撑筒内滑动,所述上支撑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橡胶层。
进一步,所述防碰撞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三弹簧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滑杆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海绵层。
进一步,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水箱设置在刹车钳主体两侧的底部,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安装有喷头,所述水箱侧壁的底部安设置有进水阀。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水管支架,所述水管支架固定在水箱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2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轮机构的笼架环和自由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交叉式钢丝绳制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