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3704.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汪郁卉;张世忠;杜晨晓;李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艳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腔 管体 连通 灌注腔 出液口 引流口 灌注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分支管 引流管 插管 体内 医疗器械技术 隔离 血肿 间距处 侧壁 单管 堵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包括管体以及与管体连通且位于管体后端的后插管,管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互隔离的引流腔及灌注腔,后插管包括与引流腔连通的第一分支管以及与灌注腔连通的第二分支管,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与灌注腔连通的出液口,管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引流口与多个出液口之间具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管多子管的引流管,在管体内设置相互隔离的引流腔及灌注腔,实现引流和灌注独立,可在同等直径的条件下具有更大的引流腔,提高引流速率,降低堵管风险,在距离出液口一定间距处设置引流口,使得药物持续灌注、充分与血肿反应,利于发挥药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中,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缺乏运动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而且高血压性脑出血,其颅内出血部位约80%发生在基底节区,而基底节区为重要神经中枢传导纤维通过的区域,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常造成病人不死即残的状况,所以,利用合理的医疗器械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往临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多采用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开颅,手术中在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脑组织的损伤。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即使用颅脑引流管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该方法不仅可以迅速地将脑内血肿引流出来,也不会造成对脑组织的额外损伤,并具有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病人脑功能容易恢复等优势,因此,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手术方式以及引流手术器械的发展,单管单腔引流管已难以满足病患对引流效果的需求。随即出现了单管多腔以及单管多子管等引流管,如有的引流管通过在总管中设置多个子管,并通过在总管前部设置子管伸缩孔,使得子管可以伸出或缩回到总管中,当子管前部伸出总管时,可实现多点给药引流,从而加快血凝块的溶解和引流速度,进而快速解除血肿对于主要功能结构的压迫,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造成的危害。
但是这种引流管由于具有多点给药的多个子管,在外径尺寸相当的情况下势必会牺牲引流腔直径,导致引流速率下降,提升堵管风险。同时,注入药物需要与血肿有一定的反应时间,药物还未与血凝块充分反应便从引流口引出,影响血凝块的溶解和引流速率,多次的人工给药又会带来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引流腔小,引流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连通且位于所述管体后端的后插管,所述管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互隔离的引流腔及灌注腔,所述后插管包括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第一分支管以及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第二分支管,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与多个所述出液口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口与距离最近的出液口之间的间距为15mm-20mm。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出液口呈发散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多点分布,且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出液口呈发散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沿所述前端侧壁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支管端部还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导管的鲁尔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支管端部还设有肝素帽。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口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引流口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3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管气囊后鼻孔止血插管
- 下一篇:一种手术后用新型引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