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5665.8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4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本;李宴辉;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芯体 隔板 介质进口 本实用新型 导流座 换热管 换热器 连通 温度分布均匀 流通量 热效率 并排设置 工作介质 换热装置 介质出口 连接结构 轴线方向 腔室 分隔 均衡 配置 | ||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两个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连通有若干换热管(101),至少两个所述芯体并排设置,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芯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且每个所述芯体与设置有所述介质进口的所述集流管位于同一侧的所述集流管内均设置有隔板(1021),所述隔板(1021)在所述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集流管分隔形成两个腔室;
连接结构,包括介质导流座(21),所述介质导流座(21)设置于具有所述隔板(1021)的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且位于所述集流管远离所述介质进口的一端,被配置为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1)为扁平管,所述扁平管包括中间部(101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1011)两端的端部(1012),且所述端部(1012)的宽度沿远离所述中间部(1011)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侧壁向所述集流管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端部(1012)相配合的装配槽口,所述装配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间部(1011)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端部(1012)远离所述中间部(1011)一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贯通孔(1013),且多个所述贯通孔(1013)在其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芯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101)之间均设置有翅片(3),所述翅片(3)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V型翅片(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翅片(31)包括两个相连接的侧板(311),所述侧板(311)两侧均设置有百叶窗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V型翅片(31)的每个所述侧板(311)在其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排水孔(3111),用于排出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流座(21)上设置有导流孔(212),位于所述介质导流座(21)两侧的所述集流管上与所述导流孔(212)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流通孔(10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端盖(22),每个所述集流管均为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端盖(22)盖设于所述管状结构的开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支撑座(23),所述支撑座(23)连接于所述密封端盖(22),且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集流管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56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