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7543.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鹏;张鑫荣;张文鸿;程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益检验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张莲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箱 焊接 焊接组件 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 焊接装置 连接通孔 旋转把手 夹持器 控制盒 连接轴 封闭环境 焊接效率 回转轴心 凸轮机构 定位管 轴承座 弹簧 固接 固结 固设 炭块 压杆 穿过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偶焊接装置,包括控制盒、焊接箱、焊接组件、连接轴、旋转把手以及焊接夹持器;所述控制盒固设于所述焊接箱的上面;所述焊接组件设于所述焊接箱的内部;所述焊接组件包括凸轮、压杆、弹簧、炭块、轴承座以及热电偶定位管;所述焊接箱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凸轮的回转轴心,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旋转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焊接夹持器固结于所述焊接箱内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具设置了焊接箱使得焊接环境为封闭环境,提高安全性,设置凸轮机构,其响应快速,使得焊接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将所测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电器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可视的温度数据以供使用。热电偶的制造需要把两种异型材质的偶丝焊接在一起形成回路,用于温度测试。目前焊接热电偶主要采用电弧焊技术,它利用电容充电后进行放电,在电路短路闭合的瞬间瞬间释放电流,利用大电流穿过热电偶的两根偶丝组成的触点而产生局部热量,达到熔化热电偶丝导线进行焊接。工作原理为:将热电偶待焊端并联夹持,夹持端接入电源设备正极,另使用碳棒或炭块作为连接电源的负极,焊接时,碳棒或炭块与热电偶待焊端接触起弧并瞬间产生高热量,进而熔化热电偶丝导线实现两者的焊接。
焊接操作时操作者需要同时操作热电偶和碳棒以调节两者的空间位置,而碳棒焊接过程中发生偏移和倾斜会造成焊接质量降低,同时由于电热偶丝比较细,在使用过程中焊点容易断裂。
专利号为CN104668865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热电偶焊接夹持装置》,其其用固定于碳棒纵向位置调节上的开口弹片夹持碳棒,通过调节升降旋钮调节碳棒的上下位置,将待焊端固定在热电偶横向位置调节上,通过调节待焊端的横向位置保持待焊端垂直于碳棒,通过用开口弹片夹持碳棒保证碳棒垂直焊接待焊端,大大减少碳棒焊接过程中因发生偏移和倾斜而造成焊接质量降低的现象。
但是,所述专利仍存在不足之处:1.该专利的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而焊接的过程会产生火花,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该专利通过调节升降旋钮调节碳棒的上下位置,升降旋钮滚动过的角度对应的弧长即升降位移,该操作麻烦;并且,热电偶夹持组件、热电偶横向位置调节的结构,使得热电偶的焊接前校准繁琐,整体使得焊接时间长,焊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电偶焊接装置,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焊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焊接箱,其内部中空且主视面为镂空的开口;所述焊接箱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盒;
热电偶定位管,其设置在焊接箱内的底板上,且热电偶定位管贯穿焊接箱的底板;所述热电偶定位管为绝缘管体;
焊接夹持器,其固定设置在焊接箱内,所述焊接夹持器包括支撑柱和夹子,所述支撑柱竖直固定在所述焊接箱内的底部,所述夹子包括手持端,铰接端和夹持端,所述铰接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夹持端对应所述热电偶定位管的顶部管口;焊接组件,其包括凸轮、压杆、弹簧、炭块、连接轴和旋转把手;所述压杆悬空的竖直设置在焊接箱内,所述压杆与固定在焊接箱内的轴承座套接;所述压杆的顶部设置有一压杆头,所述弹簧套接在压杆上且弹簧的一端抵顶轴承座,弹簧的另一端抵顶所述压杆头;压杆的底部与炭块连接,使炭块悬空置于热电偶定位管的顶部管口的上方;所述连接轴水平设置在压杆的上方,连接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焊接箱并与旋转把手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凸轮与压杆的连接头抵触,凸轮驱动压杆上下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通过设置焊接箱,将焊接的环境变为封闭式,减少焊接产生的火花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提高焊接操作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凸轮机构,代替原有用的用滚轮控制升降,凸轮机构简单紧凑而且响应快速,提高了焊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益检验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益检验认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7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