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皮肤刮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7598.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信蜂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信蜂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气缸 插头 滑动管 中医 皮肤 本实用新型 操作过程 带电插座 挤压接触 夹持机构 气缸推动 气缸系统 人体表皮 体表皮肤 通电导线 往返过程 手握管 下侧壁 板夹 夹持 省时 握管 医生 后背 省力 拆卸 摩擦 往返 握手 便利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皮肤刮疗器,包括刮疗板和手握管,将通电导线另一端接上插头,插头插入带电插座上,通过气缸系统控制微型气缸开启,从而带动滑动管往返来回移动,手握手握管的另一端,将刮疗板下侧壁与人体表皮肤挤压接触,从而微型气缸带动刮疗板对人体表皮进行摩擦,完成刮疗过程,通过气缸推动方式能够让刮疗板人后背进行刮疗,操作过程省时省力,为医生使用提供便利,适用于医生长时间为病人进行刮疗,通过夹持机构能够对刮疗板夹持安装,从而便于让刮疗板进行拆卸清理,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刮疗门,适用范围较广,通过L形支撑梁能够让滑动管往返过程更稳定,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疗器,具体是一种中医皮肤刮疗器。
背景技术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现有中医医生对病人进行刮痧操作国,通过双手手持刮疗门对人体后背表面进行来回刮动,刚入行的中医医生手掌部位伴随着疼痛感,操作过程费时费力,长时间一直操作,造成手掌部不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皮肤刮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皮肤刮疗器,包括刮疗板和手握管,所述手握管的一端内部安装有微型气缸,微型气缸输出端连接有滑动管,滑动管与手握管内侧壁滑动连接,滑动管通过夹持机构安装有刮疗板,手握管的另一端内侧壁连接有气缸系统,微型气缸通过气缸系统控制,气缸系统上电连接有通电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由L形旋转杆、丝杆、滑动凸块和挤压板组成,滑动管的靠近手握管的一端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滑动管的另一侧壁并且连接有L形旋转杆,滑动管外侧壁设有空槽,滑动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凸块,滑动凸块贯穿空槽并且连接有挤压板,滑动凸块的内部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两个螺纹孔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形旋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滑套,挤压板靠近另一个挤压板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握管的另一端安装有铁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管的外侧壁连接有L形支撑梁,L形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套,手握管的一端贯穿滑套并且与滑套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气缸推动方式能够让刮疗板人后背进行刮疗,操作过程省时省力,为医生使用提供便利,适用于医生长时间为病人进行刮疗。
2、通过夹持机构能够对刮疗板夹持安装,从而便于让刮疗板进行拆卸清理,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刮疗门,适用范围较广,通过L形支撑梁能够让滑动管往返过程更稳定,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医皮肤刮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医皮肤刮疗器中滑动管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刮疗板、2手握管、3微型气缸、4夹持机构、5滑动管、6L形支撑梁、7滑套、41L形旋转杆、42丝杆、43滑动凸块、44挤压板、45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信蜂,未经徐信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7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腹部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康复科用刮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