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固定码放及运输的铝锭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8157.5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邓晓军;蒋冬晴;何根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奋杰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锭 卡块 固定槽 底面 码放 顶面卡槽 左侧卡槽 叠摞 运输 匹配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打包带 后侧面 上下层 同一层 右侧面 左侧面 顶面 嵌合 嵌入 竖直 下层 交错 平行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码放及运输的铝锭,铝锭主体的顶面设置顶面卡槽,铝锭主体的底面设置底面卡块,顶面卡槽与底面卡块的结构相匹配;铝锭主体的左侧面设置左侧卡槽,铝锭主体的右侧面设置右侧卡块,左侧卡槽与右侧卡块相匹配;铝锭主体的纵向前侧面设置第一固定槽,铝锭主体的纵向后侧面设置第二固定槽。码放及运输时将铝锭按照同一层平行、上下层交错的方式叠摞,上层铝锭的底面卡块嵌入下层铝锭的顶面卡槽中,增强叠摞后的铝锭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性;相邻两块铝锭通过左侧卡槽与右侧卡块嵌合,增强叠摞后的铝锭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码放或运输时可以将打包带卡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中,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锭,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码放及运输的铝锭。
背景技术
金属铝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火车、地铁、船舶、飞机、火箭、飞船等陆海空交通工具,以减轻自重增加装载量。原材料铝一般通过铸造成锭的形式,交错堆叠打包后交付给客户。目前的铝锭结构较为简单,在码放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因为晃动而产生铝锭滑落的问题,产生安全隐患,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在运输颠簸过程中,打包带自身伸缩变形,导致铝锭之间产生错位移动,运输和搬动过程中铝锭极易滑落,不仅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还会因为铝锭的丢失或者掉落损坏使得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码放及运输的铝锭,提高铝锭码放及运输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固定码放及运输的铝锭,包括铝锭主体,所述铝锭主体为截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所述铝锭主体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的纵向前侧面和纵向后侧面;以所述铝锭主体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垂直于所述底面的方向为Z方向,垂直于所述X方向、所述Z方向为Y方向。
所述顶面上均匀设有至少四个向内凹陷的顶面卡槽,所述顶面卡槽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所述顶面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Y方向;所述底面的中部设有底面卡块,所述底面卡块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所述底面卡块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X方向,所述底面卡块的结构与所述顶面卡槽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左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左侧卡槽,所述右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右侧卡块,所述左侧卡槽的结构与所述右侧卡块的结构相匹配;所述纵向前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沿所述Z方向贯穿所述铝锭主体;所述纵向后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所述Z方向贯穿所述铝锭主体。
优选地,所述底面卡块、所述右侧卡块与所述铝锭主体为一体铸造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面卡槽沿所述Z方向的深度为所述铝锭主体沿所述Z方向的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底面卡块沿所述X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底部至所述第二固定槽底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左侧卡槽沿所述Y方向的深度为所述铝锭主体沿所述Y方向的宽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左侧卡槽沿所述Z方向的高度为所述铝锭主体沿所述Z方向的厚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截面为外宽内窄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对称。
优选地,所述底面卡块的底部还设有两个搬运槽,所述两个搬运槽沿所述Y方向贯穿所述底面卡块。
优选地,所述两个搬运槽的截面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奋杰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奋杰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8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