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8173.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宁;林斌;何德华;钟平;陈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34189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炉 内壁 烧结装置 稀土金属 电磁感应片 活动连接有 从上到下 内部固定 温度计 抽空器 加热层 模具槽 压力计 支撑板 加热 模具 本实用新型 高效快速 上下两层 烧结 分隔板 控温 热层 三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包括烧结炉内壁,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感应片,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一、压力计一、温度计二和压力计二,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空气抽空器一和空气抽空器二。该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将电磁感应片设置在装置的上中下三层,加热层将装置内部分成两个区域,采用上下两层单独控温加热的模式,可以更加高效快速的准确的对装置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烧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金属烧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金属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工业原材料,一经发现,即被广泛的运用在各大领域,例如石油和化工等领域,然而稀土金属的冶炼较为复杂,在冶炼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才能制得。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国家对高新技术的不断重视,稀土金属的高效率制备至关重要,在稀土金属的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将粉末状的稀土金属进行高温烧结成块状,但是现有烧结炉控温效果差,炉内受热不均匀,烧结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烧结炉控温效果差,炉内受热不均匀,烧结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包括烧结炉内壁,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将烧结炉内壁分成上层烧结空间和下层烧结空间两个区域,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感应片,所述电磁感应片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上面前侧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支撑板的上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一、压力计一、温度计二和压力计二,所述烧结炉内壁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空气抽空器一和空气抽空器二,所述加热层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炉门,所述加热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烧结炉内壁、上层烧结空间和下层烧结空间均为长方体结构,且上层烧结空间和下层烧结空间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片为长方形结构,且设置有三组,分别分布在加热层内的上中下层。
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滑槽为“T”字形,且二者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模具槽长宽等于模具底面的长宽,且分隔板将模具的内部分成大小相同的方格。
优选的,所述温度计一、压力计一和空气抽空器一在上层烧结空间的区域内,温度计二、压力计二和空气抽空器二在下层烧结空间区域内,且温度计一和温度计二、压力计一和压力计二、空气抽空器一和空气抽空器二的规格分别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稀土金属的双层烧结装置,将电磁感应片设置在装置的上中下三层,加热层将装置内部分成两个区域,采用上下两层单独控温加热的模式,可以更加高效快速的准确的对装置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烧结,内部有可以滑动的支撑板和可拆卸的模具,方便操作人员取放物料,模具被分隔板分成多个小方格,可以在烧结结束后,倒出体积较小的稀土金属块,方便收纳及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未经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8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门系统限位支架的模具
- 下一篇:增材制造双向铺粉总成